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暗黑大宋 > 第一四九章 东华唱名(下)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于大殿皇帝亲自接见,然后赐酒,赐笏赐袍,状元与榜眼探花佩花跨马游街。这才表示对新科进士的尊重嘛,怎么名额少了,这个规矩也改了。

  很多人不服气,王巨却悄声说道:“二哥,小妹,小弟,我们回客栈收拾行李吧。”

  章楶追了上来,低声问:“难道朝廷有什么新的举措?”

  这届福建举子可了不得,尽管名额这么少,还是中了三十二人,整占了六分之一。

  但章楶也没心思了,若是朝廷改了规矩,不再重视进士,那可不大妙。

  王巨也茫然,就算他中了第八,在心中依然不屑这个进士,难道中了进士就了不起啊。国家最正确的路子乃是用科举做为选拨人才的一条路线,消除部分阶级分化产生的矛盾,不过用官用将最好还得看其政绩作为与是否有战功。一个东华门外唱出名者方为好男儿,坑害了多少真正的好男儿。

  难道赵曙想改革这一弊病?

  有可能猜中了,有可能猜错了,反正这届进士名额又少,待遇也差,不要用别的比较,就用嘉佑八年进士待偶比较,状元许将立授大理评事,大州判官,榜眼探花陈轩左仲通立通两使幕职官,这个两使乃是节度使与观察使,而不是普通的州府幕职官。第四范祖禹、第五龚原以及其他几名二甲进士立授知县。

  但这届进士于二月二十四兴国寺期集后,一直等到三月初九,赵曙才接见,初步授官时彭汝砺等五名一甲进士只授了初等幕职官,余下为诸司薄尉,并且罢了琼林苑闻喜宴,一下子打回到咸平时候的待遇。

  当然,这也引起了更大的争议,赵曙被吵得无奈了,只好在最终授官时略略加职。

  但此时王巨却有些思绪纷纷,若是赵曙有这个想法矫正宋朝的最大弊病,那倒是好事。不管成败,最少为以后赵顼上位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然后过了一会他心中叹了一口气,濮仪哪!

  这件事一开始,赵曙还有什么心事做事。

  …………

  高中固然是喜事,不过随之而来也有着许多烦恼。

  全二长子进来禀报,王巨不得不从兴国寺东经藏院走出来。

  来的是一个媒婆,可她身后的人,王巨不敢傲慢,那就是翰林学士王珪,而且以后也是宰相。

  找了一家茶楼,相互坐下,媒婆开始说出来意,其实不止是王珪伸出橄榄枝,陆续的有一些官员派了媒婆过来劝说。

  王巨等媒婆说完道:“劳烦刘媪媪了,非是我不愿意,而是我已订下了亲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