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技文化普及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一些教学方式及教材,主要还是刘易废除了太多太多原来的一些必须教会学子所要学习的一些东西。如四五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这古人必须所学的籍。却让刘易一句话说废除便废除了。怎能没有反对的声音?

  尤其是,在古时代,基本将一些诗词歌赋等等作为必学必考的重要科目,但刘易也给废除了。这几乎让所有的朝臣以及一些民间的名士都感到不满及费解。

  当时,刘易还真的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口舌,方能说服那些反对的朝廷,方能够将新式的文化教学方式推行下去。

  在大汉年间,其实是没有科举制度的,只有察举制,也就是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实际在东汉年间,所谓的以德、以名取人,基本上就是以孝取人。一切都是依靠推举、举荐。也就是在东汉未年三国其间,出现了许多什么的举孝廉。这是由当地名人名士或者是朝廷官员向朝廷举荐为官的一些有德名的孝子为官的制度。

  这样的用人制度,在新汉朝肯定是行不通了,所以,刘易是必须要改变的。同样的,后来的那些科举制度,完全照搬过来。肯定也不行的,不符合现在的社会民情,再后世的那样的教学制度,照搬过来,也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刘易想照搬过来,也不会有人懂得如何去教,文化差异太大了。

  所以,刘易就只能结合实制的情况,先让这个时代的文人在他们现有的学识之下,开始接受后世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在这十来年之间,都是让这些古时的文人接纳后世的一些更先进的知识的时期。

  将来,刘易决定是这样推行教学制度的。

  先,还是要以推广识字率为主,起码得要让所有的大汉百姓,都能够有机会有渠道去读识字吧?而读识字的阶段,在后现代时期,就是小学阶段。

  这古时代的教学,就是所谓的启蒙阶段了。如果再按这古时代的教育方式,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普及广大百姓都能够读识字的。这汉代的启蒙教才,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等什么的。要求初学者及儿童,先死记硬背下这些东西。

  但现在,刘易将后世的二十六个字母引入,开始自然是先教会了那些朝中的大文士,再让他们在新汉朝的开设的学府推广,然后,再如后世的那样,将汉字标注上拼音,确定正确的读法。嗯,这些,其实都是刘易从太阳能手机里的百科全抄写出来的,为了抄写出这些东西,还真的花费了刘易不少的时间及精力。实际上,就等于是抄写出了一本新华字典出来了。

  浅入简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