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46章 回师(六)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韦泽骑在马上,拉开单筒望远镜观看着济宁城头。在他旁边的乃是韦昌荣等将领,大伙人手一支单筒望远镜,一起观看着炮兵的射击。

  有了培训时间之后,部队里头自然能够普及基本数学与几何水平的课程,能够通过这些考试的人员比例虽然低,然而韦泽部队的数量大大增加,通过的人数自然。炮兵部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战斗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韦泽部队的12磅山地榴弹炮的炮组是个八人炮组,比欧洲流行的六人炮组多出两人来。多出来的两个人固然看着浪费,但是这是韦泽雄心勃勃的炮兵扩大计划中的一环。因为担心技术外泄的问题,韦泽到现在还没有拿出来他从网络上获得的杀手锏之一,炮弹的着发引信。

  现在的炮弹要么是实心弹,要么是在炮弹中弄了跟引燃管,实施了定时爆炸。着地引发炮弹的引信此时还没出现,韦泽对这个并不复杂的小机械装置有印象,但是就如韦泽现在明明可以尝试着做金属轴承,依旧忍着没动手一样。对于技术扩散的担心让韦泽止步于现阶段的技术水平。

  进口的青铜火炮,颗粒火药,火帽装置,甚至韦泽有机会就会开发的米涅步枪,这些韦泽现在不搞,要不了多久军火商们也会向中国交战各势力推荐。但是轴承、炮弹的着发引信,如果敢外泄到满清那边去,对太平军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韦泽看着自己的炮兵部队熟练的对着济宁城发射炮弹,满心盘算着未来的技术改进以及扩军计划,但是他没有透露一个字的意思。

  这时代的清军炮兵完全靠经验,加上清军那质量恶劣的火炮,对于着弹点根本没有控制能力。韦泽进口的火炮就好很多,虽然法国18411年12磅山地榴弹炮也远比不上21世纪火炮的精度,但是好歹在确定射击诸元,校射之后,还能比较精准的集中目标。

  所以韦泽的炮兵部队动用了十二门炮,每尊火炮只放了四炮,48炮中有30炮左右轰上城头。韦泽就在望远镜中看到,城头的守军已经乱成一团,而且他们大有逃的无影无踪的架势。

  此时清军已经彻底腐化,而且此时在韦泽军中的前湖南巡抚张亮基一度尝试在济宁指挥清军,在韦泽围攻临清的时候,张亮基带了济宁城中的两千清军前去临清援助。这下济宁城中的清军基本全被带走。剩下的至多不到400人。

  官军兵力不足,地方上士绅们组建的团练就上来充数。然而在这短短的半个多月中,还是3月春忙的半个月中,济宁的守军带上了团练,也不过千余人。山东人实在,这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