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第485章 兄弟登山(十六)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四月的伊利运河非常美丽。林木郁郁葱葱,候鸟在天空飞翔。坐在船头,看着蓝天白云,有着令人郊游般的安逸。而伊利运河两岸也不缺乏城镇与农场。那些充满农村风情的房屋,民朝的国旗或者英国国旗,不会让人有审美疲劳的感受。

  伊利运河运河把新加拿大一分为二,一头是伊利湖,另外一头则是改名为高谭市的纽约。高谭市与新乡市是韦泽陛下唯二的在北美亲自命名的城市,所以没人会不知趣的反对陛下的决定。在伊利运河的问题上,中英双方有着非常友好的决定。运河属于中国所有,运河管理部门则是中英联合组成。运河两岸二十公里是英国领土,但是双方采取‘友好共管’的模式。英国得到了连成一体的国土,中国得到了实际管理的权力。

  此时已经是夏初,运河两岸能看到很多扛着测量设备的技术人员忙碌着,中国与英国的都有。对于运河里面打着光复军军旗,上面有部队值守的船队,英国人尽可能露出无视的表情,中国技术人员则挥手向祖国的军队致意。

  押运的同志们并没有回礼,不是他们傲慢,而是大家心理压力很不小。所有人都恪守岗位,认真的确保船队的安全。能看到洋鬼子的地方总让光复军的指战员生出一阵阵的不适感。

  船队驶近了高谭市,比较醒目的标志就是那几排铁丝网。作为中国的飞地,高谭市的面基达到了5000平方公里。但是这也不过70公里乘以70公里大小而已。70公里的距离或许可以让徒步步兵们感到压力,却没办法摩托化步兵们联想到和‘远’有关的概念。所以铁丝网把高谭市围了起来,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特别。

  到了运河港口,早已经有部队在这里等候。从船上卸载下来的是成箱的武器,终于可以交出这个重任,船队的指挥员终于轻松下来。一万吨的旧武器中,75榴散弹炮,40野炮,重机枪,步枪,门类相当全面。这些旧装备都经过相当认真的保养,即便英国佬的抽查非常严格,也没有发现装备完全损坏或者磨损过大导致不能良好使用的问题。

  这些旧装备送上英国运输船,双方的谈判人员进行了最后的谈判。高谭市守备部队参谋长石谦大校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他语气里面全都是拒绝,“子弹价格已经没办法再低。你们要是觉得我们的价格太高,那你们自己可以仿造么。就我们所知,你们英国人已经开始仿造了。到底是从我们这里进口的子弹便宜,还是你们仿造的子弹便宜,这不需要讨论,只需要比较。”

  话说到这个份上,英国人也没有硬拗到底,他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