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启大明 > 丁一的奋斗(十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千字,背首古诗都没有几个人会,漏笔错字那也正常。也就现代小学二三年级水平,能让他们去教新兵文化课?那是扯蛋吧。

  所以王越就缠着刘吉不放了,说到没办法,就要打刘吉那些参谋和书吏主意。

  刘吉哪能答应?每天多少公文、军报来往,难道他一个人还能全给处理完?要没这个参谋班子,他长多十双手十个脑袋也不够用啊。但王越可不理他这茬。所以刘吉只好逃了。

  丁一喊止了这两个家伙,自己也不禁头痛。

  “此时不过新编两个师,尚缺至少三百文化教员。尚是编成十师……”王越不得不低声又开口向丁一禀报了,因为这事按不下去啊。不然到时一考核,十个师里面,十个九个是文盲,那就成了他的错了。

  “给不了你这么多文化教员。”丁一抬起头来。向着王越说道,“十个师,三百文化教员,只有这么多了。祐之行文去东非警备区,把警备第一团的五十名文化教员先全部调过来;运河衙门那里,看看调上几十人,先凑足百人给世昌,其他以后再补足。”

  “是,先生。”刘吉得了旨意,便也松了一口气,连扯了王越下去办事不提。

  丁一却是握着柳依依的手,长叹了一声。

  精兵政策,看来真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十年的时间,从开始大明近半军费,到后来大半军费,到最后几乎九成军费,通过购买军械、被服、装备等等的方式,流到丁一手里,然后也就练成了大明第一师、第四师、荣一师这三个师;第二师和关外第三师,实则要差一等;十个陆战旅相当于两个师的兵力,则再次一等。

  这是丁一为什么能根除文盲率原因,不单是装备和训练上的精兵政策,而且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上,也同样地精锐的。不要小看现代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要把这差不多七个师十万人左右的士兵,都普遍下限达到这个水平,单在文化教育上,就是很大一笔费用的投入。

  “要不丁家商铺之边,帮忙在华夏那边请些老童生和秀才之流过来?”柳依依看不了丁一发愁,便提出这些方案来。

  丁一摇了摇头道:“不,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了,的确也没有必要作这样的投入。”

  “能听得懂军令就行,文化教育主要放在士兵晋升军官这个阶段来做。”

  虽然丁一尽量一视同仁,但想到新编十个师,基层士兵都不是华夏人,他却也就难免有点不舍得这么投入。人,终归还是有个归属性的。

  不过还没有等丁一叫刘吉筹办的军官短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