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回到村里种地去 > 第274章 三儿沟村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村里一般喜欢以姓氏命名某一片地域,如方文家所在方家大院,还有如:徐家沟水库、陈家坝子、金家老房子等等。

  也喜欢用一些“标志性”建筑命名,如大桥村,新桥村,某某山寨等等!

  而三儿沟村,顾名思义,也就是由三条山沟汇聚而成的村子,可谓地域广阔,属于金堂乡地域最大的一个乡村,共有三百余户村民,三千余户籍人口,散布在n个山头,有一条公路贯穿整个乡村,通往隔壁乡镇,路程还不近,足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当然也有公路太烂的原因。

  公路已经烂到没办法让中巴车通过,年旧失修,从乡镇过来的客车到了公社也就右拐到杨支书管辖的发展村了。

  三儿沟的村民只能在公社下车,然后“甩火腿”,也就是走路步行回家。

  公社在建国后繁华一时没假,但是繁华的地段与三儿沟村完全无关,供销社,学校,打米房,人民公社,铁匠铺子,寺庙等等,全部都在另外一个方向的发展村,杨支书能在众多公社干部里面“雄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当初公社发展起来,金堂乡还没有取消“乡”的编制,那杨支书所在的发展村也就是另外一个街村了,杨支书也会是如镇上的贺主任一个级别的存在。

  方文家所在的小河村,因为靠近乡镇,公路便利,又有一个大型水库灌溉农田,之前还有初中学校。又因靠近公社,到也是发展得不错,三儿沟村也完全没办法比较!

  三儿沟村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三条山沟交汇地的一个石拱桥,因为桥下有三个洞。故号称为:三心桥!除此之外,在无历史底蕴。穷得一塌糊涂!

  按理说如果方文分配到本村当支书,那就足以舒服的过小日子了,有家族的支持,又有山寨上的酒厂,这小日子,那是杠杠的,用村里话说。那就是有奔头了啊。

  但不知道薛镇长是出与什么方面的考虑,最后把他安排在了三儿沟村,方文也只有无奈应下了。

  ————————————

  十月三十一号清晨,方文一早就杀到镇政府。今儿也是上任的日子,按理说大家都这么熟悉了,公社干部那边也完全不用说了,他完全可以自行去公社上任就ok。但偏偏这边镇政府决定送他上任,也只有无奈应下。

  出门前。父亲和爷爷找他聊了许久,总结出来的一个重点就是好好干,争取早日调上镇上去,这让方文头疼无比!

  好在。这日子总是要过的,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