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从青岛到东京 > 第六十三章 给我存折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麦冬回到工地宿舍,认真揣摩握笔、线条、透视的基本原理,后来拿起一块断砖系在手上,以加强手腕的力量和灵活度,一直折腾到天亮,这才睡去。[]次日醒来,满脑子想的还是绘画。

  有了透视概念,看眼前的一景一物和过去便不相同了。将立体的景物转移到一个平面的纸张上,仍然具备和实景一模一样的立体感,这正是透视原理在发挥作用。小时侯苦苦弄不明白的地方,现在终于弄明白了,如果不掌握住,岂不是太遗憾了?更何况,又怎么能让池田良子失望呢?昨晚那餐饭,他吃得最为良心难安。本来自己偷盗了池田良子的东西,反被她当成了恩人来对待,这是他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亏心事。

  一个月后,麦冬对于素描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可以叫做初入门径了,此后需要的便是功夫和悟性,这二点对他而言不算难事。他每天默默无言,苦苦寻思当中的诀窍,再过二个月后,他的作品已经让池田良子大为惊叹了。他的睡眠时间变得很少,周六周日基本全天都在川岛画院里度过。白天在工地上,他也拿根钢筋或者树枝,在地上或在虚空中摸似作画的感觉,眼前的建筑物均成为他写生的模特。

  从池田良子口中,麦冬总算明白,原来川岛康夫很小的时侯,生父便已去世。日本画家川岛浩到马来写生时结识了他的生母,爱上了他的母亲,便将他们母子一同接至日本,成为一家人,为他更名川岛康夫。川岛浩视他如己出,自小便对他进行了严格的绘画训练,崇尚中国文化的川岛浩深知日本文化无不脱胎于中国文化,将中华传统典籍一一教授给他,并让他尽量背诵下来,是以川岛康夫的汉语说得比池田良子还要好些。同时也许因为他小小的时侯便在日本生活,习惯了那里的饮食起居,所以长得极类似日本人,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川岛浩与川岛康夫的母亲婚后又生下一子,取名川岛次郎,次郎自小脑瘫,一直没有治好。川岛浩临终前将个人财产以及由他创办的川岛画院一并传给川岛康夫,并将次郎托付给他照顾。现在,川岛康夫和老母及次郎三人一起生活,虽然年过四十,但尚未成婚,似乎也没有结婚的打算,这在日本来说并不算什么希奇的事情。

  至于那位川岛雄刚,则是川岛康夫叔父的儿子,算是他的堂弟,也刚从马来投奔川岛康夫一年多。他年轻气盛,崇尚日本经济文化,自贬祖国马来,常被川岛康夫斥责。其实,马来在二战中也饱食日军蹂躏,川岛康夫每次想到昔日的日本军国主义,也恨得咬牙切齿。

  听了这些,麦冬对于川岛康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