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隋风烈 > 第四十二回 晋王府议建粮仓 郑公自荐两族弟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也和仲坚站在杨二身后静静的听着。

  杨二在主座上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下嗓子,然后开口说道:“我这里有河东郡世矩先生和少华山梁师泰将军的来书,各位可先过过目。”说完便将两封书信分别给到了左右两边的宇文述和卢照邻二人,让他们各自先传看一番。

  待到书信有回到杨二手中时,杨二轻声说道:“先说这河东郡的情况,早先本王就已经安排潞州多购买稻米谷物,加上河东现已广种速生多产的土豆和红薯二物,约有数十万顷,距离金秋大丰收不远亦。本王欲在潞州境内择一地建立一处大型粮仓,此处粮仓当确保河洛地区从此无缺粮之扰,该处粮仓就叫“河洛仓”吧!诸位以为如何?”

  “那依王爷之意,此处河洛仓当以存粮多少为宜?”作为前耀县专管民政及粮食生产的县丞,卢照邻对这粮仓一事极为敏感,紧跟着问了一句。

  杨二略一沉思,说道:“最低仓储以500万石起步,越多越好。如本王预见不错,来年必将出现春荒甚至战事。故当尽可能多存粮食以待时变。”

  “殿下,据我处探子来报,全国各地皆因今夏干旱,土地收成大减,本处分析不用等到明年开春各地都将出现青黄不接之状,民情堪忧啊!”刘文静接着话题说道。他是武功县令出生,他知道这青黄不接意味着什么。

  突然,杨兴出现在门口,快步入内,拱手道:“主人,冀城郑凤炽父子在门外求见,说有要事当面禀报。”

  “杨兴,速引郑家父子来见,让家仆多添几把座椅进来,你也落座旁听。”杨二赶紧吩咐杨兴,杨兴答应一声赶紧出门。

  片刻间,只见杨兴引着4人进入书房之中,除了见过的郑家父子外还有两个中年男人。

  “小民拜见王爷千岁。”郑凤炽领头到达书房正厅中间忙引众人下拜施礼。

  “郑别驾免礼,此来京城辛苦,快请落座说话,这二位是?”杨二非常客气的对一行人说道。

  “谢王爷!此二人也不是外人,乃是小人的两位族弟,郑家全靠这两位族弟支撑方有今日。这位是我郑家京师产业的大主管郑凤炬,这位是我郑家掌管全国门店的大掌柜郑凤灼。”郑凤炽话音一落,郑凤炬和郑凤灼二人忙上前大礼参拜。然后转向一侧座椅上一次坐下,末座位置坐了杨兴。此时的杨兴不在仅是杨二的贴身管事,而是晋王府五粮春酒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了,有了坐下开会议事的资格了。杨二见他衷心可靠而且做事勤快也有意提拔他,对此杨兴也是感恩不尽的。

  “正好,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