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请春联!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对联最早的展现形式,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称春联为“桃符”。

  故而李纲听到对联、春联时,才会一脸发懵!

  李泽轩早有准备,他不假思索道:

  “这上联叫做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就叫做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这副对联谈不上什么文采,但突出的就是一个喜庆,算是现代春节里流传的比较广的一副春联了。

  李纲闻言,眼睛一眯,沉吟片刻后,他点头赞赏道:“读起来虽然了无新意,但胜在对仗工整,而且这两句话也算是应景!不过老夫怎么觉得,你这对联跟桃符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呢?”

  “桃符?”

  李泽轩一愣,好在他不是什么不学无术之辈,想了想,总算回忆出某首古诗里出现过桃符,于是他点头道:“没错没错!这个也叫桃符,只不过我觉得对联比桃符更适合它!”

  李纲摇了摇头,不可置否。老先生将红纸放在了桌子上,李泽轩连忙让小荷在旁边磨墨,用的是上好的松烟墨。

  唐代是制墨技术发展很快的时期,从魏晋时出现的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在唐朝逐渐普及和定型,用松烟和胶汁调制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固体墨锭,质量越来越精良,像祖敏、李阳冰、奚超、奚廷珪等名家制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都是上送皇室使用的贡品。

  李纲握住毛笔,凝神静气,一阵笔走龙蛇,十六个大字顿时跃然纸上,李泽轩凝目望去,发现李纲的字并没有老先生自己说的那么不堪,不同于褚遂良书法的变长为扁、宽绰疏朗,更不同于虞世南书法的端庄洒落、风神俱足,李纲的字圆润如玉,雍容大雅,或许这真是字如其人,君子如玉吧!

  “好字!好字!小荷,快送到工坊,让福伯用上等琉璃装裱起来,今年过年的时候,就把这副对联装在咱家门前,世世代代传下去!”

  李泽轩抚掌大笑道。

  话说他以后的子孙,就算是败家子,可光凭这副对联,也应该足够吃喝无忧了吧?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