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湿法炼铜,电动机成功!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数量上也不少,李泽轩必须得提前问清楚。

  王绩笑道:“山长您安心便是,这胆矾又不是什么稀罕之物,蓝田县就有一个矿洞专门出产胆矾,完全足够供应咱们工坊精炼铜!”

  李泽轩闻言,惊喜道:“什么?蓝田县有胆矾矿?我怎么不知道?”

  王绩奇怪道:“这胆矾矿一直都有啊!不过这东西只是在医药方面有些用途,不怎么值钱,侯爷您不知道也属正常!”

  胆矾,即硫酸铜晶体,这东西也是可以用来做药的,它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催吐。用于风痰壅塞、喉痹、癫癎、误食毒物、口疮、牙疳、风眼赤烂、疮疡、胬肉、肿毒不破等。

  李泽轩连忙打断道:“谁说不值钱了?这胆矾既可以用来提炼粗铜,又能用电做电解液来电解精炼铜,有了这座胆矾矿,就能很大程度地解决咱们现在缺铜的困境了!”

  “胆矾炼铜?胆矾里面怎么能提炼铜呢?哦,对了!这个的确可以,葛仙翁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提到过用胆矾溶液浸泡铁片从而来获取铜的方法,在化学上,这个叫做置换反应!诶!我咋就没想到这点呢?”

  王绩先是疑惑,随即拍了拍脑袋,懊恼道。

  提炼铜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其中火法炼铜是将孔雀石与点燃的木炭接触而被分解为氧化铜,继而被还原为金属铜。方程式为CuCO3.Cu2+C==2Cu+2CO2+H2O!

  这也是中国宋代以前生产铜的主要方式!

  湿法炼铜也称胆铜法,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浸铜,就是把铁放在胆矾(CuSO4·5H2O)溶液(俗称胆水)中,使胆矾中的铜离子被金属置换成单质铜沉积下来;二是收集,即将置换出的铜粉收集起来,再加以熔炼、铸造。

  中国人最早利用天然铜的化合物进行湿法炼铜,西汉时先用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再用铁置换出铜。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可溶性铜盐,即铜盐遇到铁时,就有铜生成。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但这些方法也只是方士们在炼丹过程中的偶然发现,并没有真正用于生产!直到唐末五代间,湿法炼铜的原理才开始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是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唐初,知道湿法炼铜的人少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