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十五章 江淮风云(四)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良佐自然不会将镇守大权交给他,而是将镇守凤阳的秦大鹏调了过来。

  秦大鹏没有参与刘良弼的宴会,不过这也惹恼了刘良弼。

  “不过是我家大哥的一条狗,猖狂个甚!”

  秦大鹏确实是刘良佐的一条狗,一条忠心耿耿的狗。

  前面说过,刘良佐走后在寿州留下来一万人马,其中有一千骑兵,这一日,秦大鹏亲自带着这一千骑在寿州附近巡视。

  当然了,巡视是假,警惕是真。

  黄得功确实是来了,还真是按照赵应元说推测的那样藏在八公山里。

  在江北四镇里,高杰是外来人,其他三人都曾经联袂在江淮一带与流贼战斗过,算起来交情也还不错,特别是刘良佐与黄得功,他俩人还是在张献忠大军杀到庐州附近时的镇守大将,还联袂在大别山附近大败张献忠,让彼等不得不退往湖北。

  湖北是左良玉的防区,那时,势力最为雄厚的金声恒部就驻扎在黄州、麻城一带,甚至英山都有明军,左良玉如果与黄得功、刘良佐有默契的话,张献忠肯定讨不了好。

  当然了,那时,李自成已经占据襄阳、荆州一带,正在向鄂东进攻,左良玉自顾不暇,也没有心思考虑张献忠。

  其实,在那时,李自成正在为斩杀罗汝才、贺一龙之后的余波大伤脑筋,还没有进一步东进的迹象。

  于是,张献忠便得到了千载一逢的进军鄂东的机会,拿下黄州、麻城等地后又重振声威,最后还拿下了武昌。

  在进剿张献忠的那一段时间,黄得功与刘良佐之间关系相当好,那时,也是明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黄得功按照史可法的布置来到寿州八公山之后,虽然自己也带了一部分粮草,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粮草肯定不会带太多,于是向彼等提供粮草的重任便落到了秦大鹏的身。

  刘良佐自己便有十万大军,而凤阳府在明末流贼、官军的反复肆虐下早已是十室九空,现有的“农户”多半是投降流贼部队的家属,耕种的田地有限,如何供养得了这么多军卒,于是刘良佐只能伸手向朝廷要。

  在江北四镇里,朝廷对牟文绶、黄得功还是相当放心的,故此,户部在庐州府设置了大仓,通过长江、裕溪河、巢湖的水道,源源不断将粮草运到庐州,并在庐州设置了兵部、户部共同管理的衙门。

  由于庐州是黄得功的衙门所在,以黄得功压制刘良佐,防止刘良佐抢粮,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没想到这一出惹恼了刘良佐,他自然不敢抢黄得功——在大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