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二十五章 按图索骥(中)额尓齐斯河畔的篝火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张大根赶紧挠着头发说:“皇上您让俺死没问题,不过这些娃儿可得帮我养活了”

  “哈哈哈”,尼堪不禁大笑起来,“你这厮!”

  他不禁有些自豪。

  像他这样与普通民户打成一片的,不能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尼堪兴致不禁来了,正准备再调侃几句,杨庭栋走了过来。

  “陛下,乌兰乌德的阿林阿将军紧急求见”

  ……

  在这个时代,若说是某人“控制”着某处牧场,或者说某处是某部落的牧场,肯定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可能精确到某条界线。

  再者,就算某部落的牧场有明确的界限,但在界线之内也不可能密布着牧户。

  一个明显的例子,后世的蒙古国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有三百万人丁口,你想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区区两个人。

  当然了,牧民们平素多半集中在河流、湖泊附近,这样的地形就算只有三成,也就是四十五万平方公里,三百万的人口,铺在上面也只有六个人而已。

  这还是后世在生活稳定、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出生死亡率以及出生后夭折率大大降低的情形下,若是放在这个时代,偌大的喀尔喀,只有五六万户,加起来三四十万人,就更加稀疏了。

  哈萨克汗国、准葛尔汗国都是疆域辽阔之地,但人口同样没有多少,具体到某处,你很有可能走上半天也碰不到一个人。

  这便是罗继志沿着灰衣卫的标记追查,途中并没有受到多少阻碍的原因,当然了,他们一行都是蒙古牧民打扮,还都会蒙古话,就算有零星的牧民碰上了,也多半能打发掉。

  这里你会说,那掌管部落的酋长不会巡视领地吗?

  答案是,真不会。

  像额尓齐斯河、鄂毕河两岸的部落,原杜尔伯特部落达赖台什、噶勒当兄弟的牧场,如今分成四个部分,噶勒当的两个儿子苏都奎、扎布位于鄂毕河两岸,达赖台什的两个儿子则沿着额尓齐斯河两岸游牧。

  他们每人所辖的牧场放在后世中国,那都是一个省级的范围,而他们中丁口最多的俄木布岱青手里也仅仅只有上万户的牧民,五六万丁口铺在一个省级范围上,妥妥的地广人稀。

  这样的情形,你让他们如何巡查边界?

  一般来说,这些大酋长也就是让自己的少量常备军巡视自己大帐周围一百里的范围而已,因为那里是他的“本部”所在,剩下的、依附于他们的部落,完全要靠自己来护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