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三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下)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池对面一带确实是上好的农地,两千户全部放在那里,头一年都在修建水利设施,将北面的支奴干河、西边的维拉米特河的堤坝、渠道修好之后已经开辟良田一万亩”

  “陛下,那里的土地至少有几十万亩,光那一地就能养活整个瀛洲所有人员,移民,陛下,那里需要大量的移民”

  尼堪笑道:“当地人呢?”

  牧仁回道:“当地人倒是可以种植粮食,不过他们完全靠天收,根本没有精耕细作的想法,幸亏这些地方一年四季根本不需要考虑雨水,那充沛的很,故此,只要将种子撒下去就会有相当的收获”

  “陛下,容微臣继续汇报”

  “俄勒冈那里,孙德茂的阿斯兰部落原本只有一千户左右,不过在建成城池,以及在维拉米特河东岸开辟了大量的良田后,南面的维拉米特部落有不少小部落纷纷北上投靠,总计有三百户之多,加上孙德茂娶了最南面那个卡拉普雅部落的酋长的妹妹,又陪嫁过来两百户”

  “如今孙德茂的麾下已经有三千五百户了,那五百户土人跟着本土农户在维拉米特河西岸种地,每户只分配了三十亩,他们根本忙不过来,最后每户只有十亩勉强种上了作物,还是玉米、烟草、辣椒那老三样”

  “孙德茂的农户不但种上了小麦,还种上了水稻,一年两熟,这便是四石的亩产,全年可产粮食四十万石,按照陛下您的旨意,瀛洲之地暂时不收取税收,官府按照议定的价格向农户购买三成的粮食,都是用食盐、布匹交换的,这便是十二万石”

  “工匠接近一千户,其中大部分在瀛洲,有八百户,包括从吕宋过来的一百多户船匠,两百户安置在俄勒冈”

  “两地的作坊都建起来了,按照陛下您的旨意,这两地只能制作冷兵器,加上一些个日常用具,完全能满足瀛洲、俄勒冈两地所需”

  “咳咳,陛下,吕宋那一百多户船匠在工头麦阿水、麦维明父子的主持下,已经将船坊建起来了,加上本土过去的三百多户工匠,过去两年已经建好了九艘大船”

  见孙道成投来异样的目光,他笑了笑,“此事微臣一开始也有些纳闷,怎地如此之快?最后还是明白了,陛下,诸位大臣,瀛洲之地什么都好,冬天也不冷,夏季也不甚热,港口终年不冻,还都是优良的大港,就是有一宗,就是雨水太多了”

  “故此你想要像林中一带那样慢慢阴干木材那是不行的,最后还是瀚海大学派过去的高才,哦,就是那位专攻矿产、动植物的高才陈文光想了一个办法,就地建起了轮窑,慢慢地烘,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