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贞观俗人 > 第1243章 秦家入倭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太宰府都先后建起来了,完工后,倭王和大和朝廷的大臣们都非常满意,迫不急待的就迁了新都。
  秦家呢,也顺便就把自己顺带开发的一些住宅、商铺等先卖了小部份,赚了个盆满钵满,剩下的捂着不卖,出租。
  做为倭国的西京,太宰府在原筑紫国。
  紫筑向为倭国西面重要势力,也是以前倭国跨海征讨新罗、控制任那等地的重要前进基地,历次去半岛做战,都是先在筑紫集结准备的。
  筑紫国在很久以前,也还产生过邪马台这样强横的势力,只是后来被大和朝廷征服,但筑紫国也经常不服,曾爆发过几次叛乱起义,最终都被平定。
  在大和朝改革时,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推行国郡里制,一改过去贵族部民制度,实力较强的筑紫国,因为远离京畿,同时又是去半岛和中原的重要港口门户,在贸易兴盛以来,筑紫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于是倭国将筑紫一分为二,分为筑前国和筑后国,并在筑前营建太宰府,由大中兄皇子亲自担任太宰。
  此城秦家利用了筑紫大野城和水城的原有要塞,在其中规划了约两公里见方的棋格状街区-太宰府条坊,形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都城。
  太宰府政厅与其它官府机构安置在街区北方正中央,在其正前方还修建了条朱雀大道,其宽度不过只有长安正版朱雀大街的四分之一,是平城京朱雀大街的二分之一,但在这时的倭国,仍然是国中第二宽的大街,名噪西海道。
  笔直宽阔的街道后是一个个住宅坊区,同时沿街也还设有街铺商市。
  另外做为西部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还特别设立了供官员子弟就学的学校院,供倭王、贵族们参禅的观音寺、般若寺,还有专为大唐使者准备的迎宾馆等。
  与宫城的设施几乎一应俱全。
  从城市布局,到房屋设计,几乎都是长安的风格,屋顶上铺设有与都城同样的莲花纹屋顶瓦、鳞次栉比;覆盖在屋顶上的“鬼瓦”(兽头瓦)与倭人在唐朝曾见到的狮子像面孔一般无二,交相错落、俯视着芸芸众生。
  中大兄皇子亲自担任太宰,负责整个西海道诸国、郡,以及负责与大唐、百济、新罗诸国的贸易,同时派自己的儿子担任筑前太守。
  “听说这次秦家家主亲来?”
  “我听说好像是秦太保的儿子济南郡公带队而来。”
  “听说天皇都从平城京赶来了。”
  “唐国贵人即将到来,可不能再说天皇,当用倭王之称。”一位满身丝绸,明显是亲唐的商人马上打断提醒。
  “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