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红楼之荣亲王 > 第三十六章 分科取仕八股文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秀才。

  秀才参加乡试,考过便是举人,在之后便是参加会试,考过便可以参加殿试,取三百人。

  又分一甲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乃“分科举士”之简称。

  与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等有所区别。

  汉魏晋时代的选任官员之法,因无统一严格的标准可循,以致显要官职尽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豪门势衰,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兴起。

  之后便开始诞生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起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终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时1300多年。

  经过唐宋时期的一系列传承及改进,科举制发生了重大改变,从隋朝科举制的兴起至清末科举制度的取消,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始终离不开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明中叶以后,又要求阐发经义的文章采用八股文的形式。于是,经义考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的要求。

  科普到此结束,回过神来。

  见贾代儒有些落寞,贾环只得出言安慰道:“先生不必如此夸赞,环当不得先生夸赞。”

  闻言,贾代儒摆摆手,笑道:“老夫活了这么大年纪,也看开了,如今家族后辈之中,能有环哥儿这样的后起之秀,老夫幸得教之,也算人生一大幸事矣。”

  常言道:父母双亲健在,兄弟无故,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此乃人生三大幸事。

  贾代儒有此感慨,实在是震惊于贾环已经可以通背《四书》《五经》,且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四书》的精髓。

  见贾环一副洗耳聆听的样子,贾代儒笑了笑,继续说道:“我朝科举取仕,沿用了前朝科举制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部分是文章议论的中心,各有两股对偶文字,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

  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