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谍海猎影 > 第七二九章 生意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方不为开办星洲洋行的主要目的便是走私和囤积军需品。

  粮食,纺制品国内都能解决,药品国内解决一部分,通过于二君的渠道也能解决一部分。

  而汽油和新式军械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从国外走私。

  特别是汽油,比军火还难搞到。

  三十年代,因为开采技术不过关,主要出产石油的国家只有三个。

  产量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年产量达一亿两千吨以上,第二是苏联,年产只有一千五百万吨左右,第三英国,一千万吨。

  英国的石油,有一半左右自用,剩下的一半流向法德和各殖民地,运到国内的还不到一万吨。

  苏联出产量倒是比英国要多一些,但地方太大,连自己都不够用。

  全世界的石油出口份额,美国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亚洲各国家的汽油全都来自美国,其中属日本进口的最多,中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一是没钱买。

  从美国到中国,远渡重洋万里,汽油的价格可想而知。

  这也只是一方面,另外还有国际政治因素。

  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才属于军事强国,也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生意合作伙伴。

  日本一直要求美国尽量限制对中国军需品的出口数额,为了利益,美国肯定不会与日本交恶。

  在这种默契之下,进口到中国的汽油配额少的可怜。

  从三零年开始,民国政府便出台了限购令,三五年的时候,每台汽车每月的限额是二十升,到了抗战时期,直接降到了六升。

  民国的汽车耗量比后世的一半还多,六升汽油能开多远?

  至多三十公里。

  所以根本不愁卖,关键是怎么想办法走私进来。

  官方渠道是不用想了,方不为就想着能不能通过司徒美堂的关系来想想办法,最好能和美孚洋行总部搭上线。

  但这条线也不是那么好搭。

  美孚公司和其他洋行不同,一直是直销模式,从来不做分销,而在国内的近五百家的分行,经营的也只是煤油之类的民用品,只有上海的总行和香港的二级分行做汽油生意。

  而且只零销。

  方不为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个办法,让司徒美堂出面,以于二君的名义取得南洋的经销权。

  南洋是英国的殖民地,燃油一直从英国进口,要比美孚的价格低,所以既便是香港的美孚洋行,也只是把香港当做中转地。

  美孚的油价比较高,南洋的英国洋行也不会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