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谍海猎影 > 第九七零章 打飞机(二 求月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方不为叫着叶兴中,往重炮的地方狂奔,刘绪武则跑去找助手了。

  他要观察,还要指挥,必须得再找两三个开炮的炮手,两三个填装手。

  越是熟手,打的就越准,开炮的速度就越快,刘绪武多备几个,也是无奈之举:甲死了,乙还能上。

  方不为冲到重炮的位置,重炮上面还盖着木板,破布,烂帐蓬之类的伪装物,几个士兵跳上去,三两下撕了下来。

  方不为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抗战时的火炮,下意识的多看了两眼。

  十字形的炮座,直径近十米,又粗又重,占了火炮重量的一半还多。

  大约四米长的炮管连在炮架上,下面便是升降装置和转向装置。

  被炸坏的就是这一部分。

  本来还可以把炮座换成轮轴,用来解决转向的问题,但轮轴也被炸断了,所以刘绪武才说这门炮没办法炸移动中的目标。

  刘绪武还没来,方不为趁着这个空当,仔细的观察了一遍。

  炮管的尾部是炮闩和发射装置,左侧是指挥仪。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两根高度望远镜,加一个测距仪,通过三角定位的原理,来判断高空目标的距离。

  基本的原理方不为全懂,他估计,自己要是跟着刘绪武系统的学上一天,就能当一名合格的火炮手了。

  计算公式,他看一遍就会,他和刘绪武唯一的差别只在于,方不为没有打炮的经验。

  方不为看了最多一分钟,刘绪武就带着五六个老兵冲了过来。

  “速度放快,鬼子的飞机马上就要到了!”刘绪武喊道。

  其实不用他提醒,耳力好的,比如叶兴中,已经能听到一点声音了。

  刘绪武之所以能和方不为差不多的时间知道日本的飞机要来,是因为吴求建的第二道防线上有听音器,一有声音,就会给他挥旗传令。

  这东西也是一战二战时期的标志性产物:四只又长又大的喇叭对着天空,至少在二十公里以外,就能听到轰炸机的声音。

  以日军舰载轰炸机的速度,二十公里,至少也要飞十分钟左右。

  而最高作战指挥部给国军各部队的指令是,如果没有接到已方空军会出动配合作战的命令,无论哪一处阵地,只要侦听到轰炸机的声音,就地进行防御。

  因为谁也不知道,日本人的飞机会炸哪。

  有了这十分钟的时间,也够一线部队做出应对了。

  像刘绪武的一营这种,不该有高射炮,却偏偏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