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加林代表不了谁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例。

  而且,高加林这个人物,拥有那么好的社会资本和条件,最后以那种失败模式黯然收场。也不知道是高加林太无能,太失败了,还是路遥太矫揉造作,太想制造一种强烈的对比。路遥大大的想象力太过丰富,弄出高加林这么个东西来?

  在祁景焘看来,不是高加林这个人物失败,是路遥这位作者的失败。路遥想要让高加林这种特殊的失败个例,作为一种模式来描述农村高中生,他还不够格,他还不配。路遥根本就不是什么农村高考落榜生,他体会不了农村高考落榜真正的情感世界。他不过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文化荒漠年代写了点东西,让他自己成名成家,他有什么资格来塑造代表农村落榜高中生的人物形象?

  不幸的是,随着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同名电视剧《人生》广泛传播,高加林真成为代表农村落榜高中生的人物形象了。

  祁景焘清楚的记得,他上高中那些年,他回家参加劳动,总有村子里看过《人生》的人戏称他——高加林,并且还奇妙的给他安排好村子里那个不存在的“刘巧珍”。唯一可惜的是,村子里那些人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没帮他找到“黄亚萍”的替代者。

  高加林这个莫名其妙的称呼,直到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正牌大学生,这个称呼才在村子里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高中生头上去了。

  现在想起来,祁景焘自己都觉得无聊加无奈。那个文娱空洞的时代,文艺界那些有机会露脸的人,成名,成家太特么的容易了。没有比较,一部小说,一部影视剧,甚至一首歌,占据数年文娱市场,动不动就被称为特么的什么经典。

  高家林是落榜男生,他代表不了农村落榜男生。女生就麻烦了,读个书读到到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回家了,在农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黄金年龄,有些地方甚至都已经能归类到大龄姑娘了。家里该为她们考虑婚事了。大姑娘家家的,出去闯什么闯?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