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三百一十章 三条团规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离我们五区老家不过三十多公里而已,以后有的是时间过来看,我们这次赶时间就不去了。”祁景焘果断拒绝妹妹的提议,踩着油门径直穿过通海县城不做停留,一路向东,向建水城方向快速驶去。

  “霸道!”祁琳不满老哥的安排,无奈方向盘在人家手里,只能气恼地远远拍几张秀山远景照了事。

  “秀山上不止有回文联,对联石刻还多的是。你想寻找有文化特色的证据更需要时间,秀山那里还有洞经古乐表演,更值得你去观摩,不比名扬天下的丽江纳西洞经音乐差。下次吧琳琳,我们另外再抽时间,中午过来,等晚上专门过来碰碰运气,说不定能遇到洞经古乐表演。”苏敏回头安慰着小姑子。

  祁琳惊讶地问道:“嫂子,你们亲自看过通海洞经古乐表演?”

  “去年我们来过一次,还刚好遇到洞经古乐表演,都是一些老奶奶弹奏表演,”苏敏随口说道。

  “什么是通海洞经古乐,怎么都是老奶奶表演啊?”苏瑞不明所以。

  徐曼丽开口说道:“72年前,18个花季少女开始学习洞经音乐,组建‘妙善学’女子洞经会,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音乐人生;72年后,通海‘妙善学’女子洞经音乐已经名列国家‘非遗’名录,而曾经的修贞少女已变成耄耋老人,大多离开人世,我们那次听她们演奏,人员已经不太齐全了。

  通海洞经古乐历史悠久,萌芽于元,形成于明,兴盛于清。早已驰名全省,享有盛誉。它把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集礼仪、经卷、音乐、教化于一身,其包罗广博的内容,典雅优美的曲调,隆重多彩的谈演形式以及‘让天下皆宁’的谈演宗旨深受各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数百年来,历代官绅文士以通海秀丽的湖光山色为背景,怡悦幽雅静美的青山海月之韵,按经文和唐诗的音韵格式以及乐曲调式旋律的走向,经繁衍调整突出了高雅、深沉、庄严的风格和静谧、清新、飘逸的特色。

  它上承北曲南音、下取本地乡土民乐,自成一体,原有100余曲,今天尚保存着完整的47曲,分经文曲和器乐曲,经文曲先以《大洞仙经》等道家经文演唱,后逐渐改填唐诗宋词,并借鉴曲牌名以冠之。能够在古乐或洞经音乐中填入众多唐诗宋词演唱,使通海洞经古乐更加优美动听,有‘冠冕南州’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