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六百零四章 因病返贫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些医疗设备,中医院也赚不到多少钱,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祁景焘随口说着市中医院的赚钱手段,貌似很同情市中医院的遭遇,非常理解市中医的行为。

  “也对,……呵呵,每去一次医院,血压检测;抽血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五项;小便常规、心电图、B超、CT等等。各种检查折腾一遍,动不动一两千就没了。呵呵,那些医院,对于其他医院做出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最多作为参考,却从来不认可。说是为病人负责,必须在他们医院重新检查一遍才行。”任凤玲深有感触,她为此花费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对于任凤玲所说那些东东,祁景焘不置可否。想当年他老妈住院还动不动就被医院停止治疗呢,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他现在的身份也是医生,自己家也有一家医院,不好得过分贬低其他医院的行为,微微一笑,开口问道:“任姐,你老爸最近一次检查那些资料还在不在?”

  “所有资料都好好保存着呢,最近一次检查是去年3月份,在春城的彩云第一人民医院。该做的检查都做了,还请专家进行过会诊,得出的结论还是……”打开话题,任凤玲也恢复正常状态,有说有笑地给祁景焘介绍她父亲的病情,争取让祁景焘尽可能多了解他父亲的病情。

  说话间,祁景焘已经搜索到最佳路线,熟络地驾驶着汽车来到位于滇中坝子西北方向,一座小山脚下的任井村村口,然后,才在任凤玲的指点下把车开到一个晒谷场停下。

  来到一个新地方,祁景焘下车总是习惯性地四处观望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特色。任井村子里面新建砖混结构楼房不多,但总体建设也不算太差,大多数民房是典型的两间两耳式滇中特色土木结构住房,看上去基本上是最近十几年兴建的民房。

  所谓的两间两耳格局,就是一间堂屋,一间偏屋,偏屋方向陪两间厢房,堂屋正对天井和大门口,还能有一个阳台或者厦房,总建筑占地140平方左右的独栋土木二层房,非常适合一家一户居住。

  这里的户是指现在人口不超过8口,三代或者四代同堂普通人家,谈不上宽敞,基本上能够满足居住需要。

  这里说明一点:农村的住房可不是仅仅给人居住,家里那些房间还需要摆放各种各样的农具,柴火,农业物资,甚至还要考虑鸡鸭鹅,猪牛马的位置,利用率是非常高嘀。

  任井不是祁官营那样的大村庄,只是一个两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子而已,村子不大,属于塔区李琪镇辖区。任井村由于地处州城附近,无论是种菜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