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重活不是重生 >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古代生物武器(上)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坐修行,祁景焘也懒得进去查看。全息视角之下,可以清楚看过大批人类的尸体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两个小型墓室之中,有数十人之多。

  那些尸体同样没有腐化,和躺在石棺里面那具男性尸体差不多。只不过,那副石棺里面躺的应该是那个诸侯王,这两个小型墓室里面横排摆在那里的尸体的身份就复杂了,却是除了男性尸体外,还有女性尸体,甚至还有老人和小孩的尸体。

  这些尸体都是穿着衣服的,那些衣服应该是古代汉服。祁景焘没有真正研究过汉服的历史,他并不是很肯定,只能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汉服。那些衣服除了白色外,还有黑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

  在如此阴暗的地下墓穴里面,乍然看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尸体,就连拥有陆地神仙只能的祁景焘都感到一阵恶寒。

  莫非,这些尸体是被殉葬的奴仆?

  殉葬制度开始于什么时候,目前已经不可考了。在华夏大地,考古发现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有殉葬遗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遗迹,说明至少原始社会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当流行了。

  殉葬制度的理论根据是“封建迷信”,人们认为人死了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权力者生前使奴唤仆,死了也想享受这种殊荣,所以他要杀死生前伺候他的奴仆和女人,死了让他们继续为其使唤。因为严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无力反抗,只能随这些权力者进入棺木。有的先被杀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

  《墨子·节葬下》中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舆马女乐皆具。……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

  意思是,君王杀人殉葬,多则几百,少则数十;将军和大人杀人殉葬,多则几十,少则几个,并且是车马、歌伎、舞女俱备,极其残忍。这种残酷的做法,害得人民无法做事,浪费民财更是无法计算。

  就连主张厚葬理论的荀况也极力反对杀人殉葬,他在《荀子·礼论篇》中说:“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

  意思是,削减死人的随葬品而增加活人的花费叫做“墨子之道“,减少活人的花费而增加死人的随葬品叫做糊涂,而杀死活人为死人陪葬叫做凶残!

  然则自古以来都将殉葬视作一种等级的象征,殉葬的规模更是成为一个贵族身份势力的代表特征,从来都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够完全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