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配。”
  郭瑾低声道:“父亲,舅父生病之前,母亲和我说过,听母亲的意思,好像比较属意于子脩兄长的女儿。”
  “子脩的女儿?”
  郭鹏顿了顿,开口问道:“子脩的嫡长女早已嫁人,那么就是……”
  郭瑾点了点头。
  郭鹏明白了,曹兰中意的,是曹昂和蔡琰的女儿。
  这身份可就有趣了,曹氏和蔡氏的女儿,这要是娶了,可不得亲上加亲,然后一举安定曹氏和蔡氏两大家族的心?
  政治上的好处多多,并且可以瞬间帮郭承志奠定政治基础。
  但是。
  “你觉得好吗?”
  郭鹏看着郭瑾。
  郭瑾沉默片刻。
  “儿子以为,以当今天下局势,皇太子的婚事已经不太需要看那些权贵的脸色了,察举已废,科举当兴,我朝出现延续数代人的官员家族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科举制度下,官员选拔不问出身,而问考试结果,与前汉察举相比,出现袁氏杨氏那种大士族几无可能,累世权贵左右朝政的可能性已经大大下降。
  此时继续与他们联姻,使得外戚权贵继续延续下去,并无太大意义,反而容易助长某些人的不良心思,倒不如另外选择合适人选,扩大备选范围。”
  郭瑾很好的洞悉了眼下魏帝国政治局面的转变。
  察举和科举的区别,就是让绵延不断子孙不绝的超级政治豪门就此消失,从此以后再难出现累世政治高门。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颍川荀氏这一类的政治豪门将失去诞生的基础,就算出现,那也要连着好几代人智商超群,全靠实力。
  那真要出现了也无话可说,谁让人家真的厉害。
  魏帝国未来的官员主体是科举官僚,而不再是前汉遗留下来的政治权贵们,不再是跟着郭鹏打天下的这群人。
  他们虽然很努力的不想被淘汰掉,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总有意外,若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只能走门荫入仕,但是门荫入仕,怎么说呢……
  延德十年以后,当初被郭鹏哄骗着一起推翻士族的那群帝国精英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门荫入仕者可以选择的官职有限,晋升途径相对单一,且几乎无法触及核心政治部门。
  门荫入仕的官员一般只能做郎官,郎官做完之后一般都是做闲散职位,不怎么需要干活,很清闲的那种职位。
  魏帝国的三公九卿形同虚设,虽然有这个编制,但是除了太仆以外,就没有实权职位,也没有人任职。
  但是却有编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