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239章 分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未恢复,岛这么多人养不活只会添乱,因此便分批带走,去别的地方干活。如此一来,这些带走的人口也算是这次行动的第一批收获了。

  符凯伟从难民中征召并筛选出了一批愿意参加东海海军的,又征召了一批愿意移民胶东的,准备随下班定期船回本土。李涛征召了一批愿意去临安给京东商城搬砖的,直接南下回了临安。这前后加起来加起来总共要带走三百多人,缓解了岛的人口压力。这样一来,现在还留在崇明岛的原住民只剩下二百多,加三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和一批东海商社的工作人员,总共也不过五百,安置起来就容易多了。

  何魏留在岛,负责初期的重建工作。虽说他是“本地出身”,但几百年来环境大不同,还是需要依赖当地人。不过他些年来在商务部经常跟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之前空闲时也经常跟军方人士交流练兵经验,对组织术还挺有心得的,来这边倒也合适。

  重建的初期目标也不高,只是先建设一个棱堡,维护好港口,作为商社在崇明岛的坚实据点,再等明年本土派更多人来开展下面的工作。建材倒是不缺,这次商队作为压舱物带来了不少条石、砖块和水泥;人力也不缺,何魏用食物和衣物换取岛难民的劳动,这个经济体系目前运行得很好;但是现在已经是冬季,冷风不断吹来,没有取暖措施可受不了。

  岛倒是有不少干柴和干草,不过小批量烧烧菜煮煮盐可以,但一规模就不行了。而且为长久计,将来岛肯定是要自己建窑烧砖的,说不定还有更多的用途,必须得寻得更多更廉价的燃料,比如煤才行。

  所以今天何魏把朱泾找来,描述了一番“黑色的石头”“不容易点燃,但是一点燃就很能烧”之类的把人当乡巴佬的话,还好朱泾比较有教养,不卑不亢地回答了何魏的疑问。

  煤炭正是在宋朝普遍应用开来,朱泾显然是知道的,不但知道,还知道一些可能的货源地。

  “啊,是这样已经有了啊……哈哈,小朱,干得不错!嗯,这样吧,既然你熟悉,那么今天我派艘船过去看看,你也跟着一起吧!”

  朱泾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

  “就是前面,那就是刘家河,河口有个小镇,先去镇问问,有最好,没有再往里去嘉兴或昆山,都方便。”

  晋江号,朱泾把望远镜恭敬地递给船长关大富,然后如此说道。

  关大富又拿起望远镜确认了一下前方的河流走向,满意地点点头说:“好。小子,以后好好干,在商社里,很容易出头的!”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