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359章 忽必烈的叹息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什么”忽必烈看着郝经的眼神突然惊疑不定起来,“你受他们所托”

  郝经站了起来,深深鞠躬行了一礼,坚定地看着他,目光之诚挚甚至让他有些羞愧:“既是受他们所托,但同样也是为了陛下,为了天下!济南战局徒耗无功,天下疲敝,内外又有强敌环视,还请陛下为天下计,允诺东海国的求和!”

  忽必烈一惊,但言语中又带着一丝激动:“什么,东海国求和了”

  郝经点头,又取出一份文书,给忽必烈念道:“正是如此,他们的请求如下……”

  忽必烈连忙竖起耳朵听起来。

  东海人的条件差不多是划河为界,南北清河以西为蒙古统治区,蒙古人需要把兵力从东边撤出来。或者说,东海人“允许”他们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把一部分兵力撤出来。另外,忽必烈的朝廷还需要承认徐、宿等州为宋朝领土,不再南攻,开边互市。

  这么个和约,基本上就是让忽必烈承认这次战争宋朝一方所取得的所有战果,他自己所能得到的,只有撤出一部分军队和重整旗鼓的机会……

  这个条件对东海人来说多少有些放虎归山之嫌,但是没办法,他们也没别的条件能跟忽必烈交换。对于他们来说,最差的情况不是和谈时少赚多少,而是和谈不成,战争旷日持久地打下去,不得不时刻防备蒙军的突袭,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他们威逼济南的蒙军却不攻,就是把他们扣作人质,用于跟忽必烈谈条件。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放虎归山,蒙古人少了这几万兵也能再拉一批新的,可“现代战争”所需要的火器可不是能随便变出多少多少来的了。

  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个条件很宽松,但在敌人眼中看来,可就是苛刻无比了。

  等郝经讲完,忽必烈叹了口气,说道:“他们哪里是求和,是要求朕投降啊。”

  郝经放下文书,问道:“陛下,难道现在朝廷还能继续打下去吗”

  忽必烈略微有了怒意:“但是朕要是就这么认输,岂不是一步输步步输,现在他们只有半个山东就这么了得,以后拿了整个山东,还怎么制住他们”

  忽必烈现在掌握的地盘虽大,但地盘有人才有意义。蜀地、关陕、河南、辽东等地皆因连年兵祸而残破,地虽大却没多少税赋可得,唯有河北、山东二地,经各世侯多年经营,能提供大量的税赋和兵员,是他征战天下的根本。如今要是失了山东,无异于斩他一臂啊!

  “未必如此……”郝经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对他说道:“陛下请想想看,山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