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383章 胜利之后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起来,投降宋朝成为了一个可行性颇高的选项,而继续为蒙古人卖力则显得风险有点高。可是忽必烈现在非但不敢削藩,反而要更加安抚他们,以免他们真的叛逃过去。

  不但汉侯居心叵测,就连一向支持他的蒙古诸王也不满了起来,人心浮动,即使没向阿里不哥示好,也开始做起了墙头草。而阿里不哥的再度大举入侵,就更是悬在头上随时会要命的一把利刃了。

  当然,忽必烈毕竟是一代雄主,这样的局面虽然艰难,却未必不能挺过去。

  然而他必须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接下来是该继续汉化还是去汉化继续汉化的话,可以拉拢汉侯,但同时也会招致蒙古诸王的不满,去汉化的效果则正相反。

  在历史上,他因李璮叛乱而对汉人产生怀疑,暂缓了汉化进程,转而重用色目人;但在这个时空,权衡各方面的实力和外部力量,以及火药武器崭露头角的事实,似乎就只有在汉化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了……

  除此之外,作为“受益最大”的一方,莫名其妙就躺赢了的南宋朝廷,同样有自己的烦恼要处理。

  1262年,9月5日,白露21日,临安。

  临安皇城,大庆殿偏殿之中。

  赵昀虽然今天染了风寒,但还是一边喝着药,一边坚持着来到殿中,与贾似道谈论最近的军务,一扫几个月前的昏君做派,似乎还真有了一点中兴的气象。

  和议的最终结果此时尚未传回来,不过他俩早就知道和议会成,所以也不太担心此事,现在所议论的,是战后京东路地盘的划分。

  御案之上,摆着一份由东海军绘制的京东路“精密”地图,贾似道拿着一支铅笔在上面泰山之北的位置画了一圈,说道:“济南、淄、青诸地,归属齐国公节度,这应当是无异议的。其中,东海国还特别点名了临淄、乐安二县应由齐国公之子李南山管辖,齐国公并未反对,此事对朝廷也有益无害,我看该照准。”

  这基本是朝中共识了,李璮在济南扛了几个月,没功劳也有苦劳,而且战前都说好了,总不能言而无信吧更何况,益都李家和贾似道的父亲贾谊是有旧的,李璮也曾托东海商社送过一份礼物来,所以贾似道也不会给李璮上什么眼药。

  赵昀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只是对东海人在其中的横生指使有些皱眉,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么,东海国的地盘呢”

  贾似道小心翼翼地在地图东南边画出了一大片:“当初归属东海公节制的是东海军及登、莱、潍、密、青六州军,如今齐国公携青州地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