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1255再铸鼎 > 第25章 春季与财政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望的财源就是钢材了。武备组搞出来那些钢在后世看来只能算劣质产品,但在这个时代,经科学手段除去杂质的钢材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虽然并不一定比得过某些大匠千锤百炼做出来的优质好钢,但成本上又有很大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最近蒙古人又要伐宋了,到处都在打制兵器,钢材的价格和需求量猛涨。罗家铁铺之前每个月用百斤生铁换季国风十斤优质东海钢,本来已经满足自家需求了,可后来胶州那边的同行转给他家几个单子,钢材就又不够用了,于是向东海商社提出额外买钢的交易。

  双方谈判了一番,同意以一贯铜钱加三斤生铁换两斤钢,同时东海商社可以以45钱一斤的价格大量收购生铁。

  罗家若是自己炼钢,成本要比这个数还低些,但他们的生产速度太慢,这时候能充分供应的也就是只有东海商社那边了。再说了,就算以这个价格采购钢材,打成兵器之后仍然能赚上不少。

  后来陈家不知道怎么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跑过来偷偷要收购钢材,而且很豪气地给了七十贯百斤的高价,东海商社也不管他们要干嘛,统统同意。

  于是工业部干脆在阔马区南边规划了一个新的水车工坊,专门搞钢铁工业,这里的河流从崂山上流下来,落差大,水流强劲,正是个利用水力的好地方。

  阔马区工坊使用了木工组制造的新型水车,功率最高达到了1024W,工坊仍然是天轴传动,有四个工位,两个驱动武备组的风箱,另两个给阔马造船厂加工木材用。

  炼钢炉的规模也扩大了许多.坩埚尺寸只是稍微增大了一点,容量却从5kg一下子提高到了12kg,对燃料、通风和辅助机械的要求都高了很多。但也有好处,一是坩埚比表面积降低了,更有利于保温,二是炼钢规模增大以后,能源利用率也随之提高,炼出一斤钢消耗的木炭更少了。

  现在全力生产的话,一个工位每天能生产五锅,也就是60kg,看上去不少,不过也就一个篮球大小。但是这样的产量需求的原料居然就超过了罗家铁铺的供应能力,他们每个月最多只能筹集约两千五百斤的生铁,根本排不满工期。而且他家流动资金不足,一次只能回购四百斤左右的钢材,等做成兵器卖了钱才能买下一批。相比之下,陈家要阔绰多了,每个月能够吃下近千斤的量。除去供应这两家的,工业部还能留下不少钢铁自用。

  这样,东海商社每个月大概可以从钢铁生意中赚取数百贯的现金收入,四月份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张正义和财政部的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