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隋第三世 > 第773章:食盐大业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的技术和产品,应该用来造福百姓,绝对不能成为某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朕还是打算纳入商部,由供销社平价来卖。”

  供销社是官营的连锁超市,既有琉璃制品、英雄烈等奢侈品,也是农具、铁器、粮、油等等和民生有关的物品,由于连连丰收,且有朝廷的大量储备来平抑价格,所以粮、油价格始终稳定,没有出现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事件,盐的重要性不弱于粮食,自然也要纳入朝廷的管制范围,走薄利利民之路。

  “若是纳入朝廷管控,盐价大跌,实乃天下百姓之幸事。圣上仁义。”李客师击节赞叹,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西海盐制成以后,可通过湟水运至金城,然后通过黄河运到会宁、灵武、五原、榆林、定襄、马邑、楼烦、阴雕、离石、龙泉、延安、文城等等黄河两岸郡治供销社,最后分往雍、并二州内陆之郡;第二路,则是通过渭水进入关中;第三路是从河源南下,进入益州。第四路,由大兴通过广通渠,运抵洛阳,再以洛阳为中心,通过运河、官道运往全国各地。至于紧靠西海之郡,则是就近通过陆路运输即可。”

  “如此的话,运输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朕打算用李太守之法,将西海之盐解决洛阳以西的大隋各地的食盐问题;至于洛阳以东,则是以海盐为主。”杨侗笑道。

  “这法子也能用于海盐”

  “是的。”杨侗说道:“盐价昂贵主要是产能少,产能少是制盐的方式方法不对,要是海盐把蒸煮法换成摊晒法,漫长的海岸就是产盐之地,产量自然就上来了,食盐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但它毕竟是佐料,一斤盐能够让五口人家用上十天半月,所以只要过了第一波势力,人们的需求大减,而食盐却源源不断的进入市面,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这时候,食盐就会出现类似‘谷贱伤农’的局面,但又不能不生产,所以为了维持数量庞大的盐民,那就要打开新的商道。”

  “通过丝绸之路外卖”李客师眼睛一亮。

  如今天下,不单是大隋,西域等国也因为技术不足的原因,各国盐价同样居高不下。而西海往北,即可通过大斗拔谷进入张掖,如果从柴达木盆地出发,越过大小柴旦、阿尔金山和祁边山口,即可抵达敦煌,这两条路再往西,则是通往西域北丝绸之路。但如果直接从柴达木盆地直接往西,过芒崖,就是鄯善和且末,再过去就是西域,这是南丝绸之路,对于西海来说,南丝绸之路无疑更近一些。

  “朕也是这么想的。西海之盐满足国内需之后,以高价专门来赚西域、西突厥、波斯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