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隋第三世 > 第784章:敢问路在何方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陈叔达赞赏的看了李川一眼,微笑道:“可以,请你务必详细说来。”

  “湖阳到枣阳要走两百多里,中间是山丘地带,分布着大片森林,还有一些险山要翻、深谷要渡,所以车子无法通行,但是枣阳又没什么粮食;出发之前,每名士兵都背负了一个月干粮,但由于道路艰险、天降大雨,且士兵负重行军,一个晚上的艰难跋涉,大家体力消耗殆尽,可行军路程却不到三十里。”说到这里,李川又忧心忡忡的说出了李孝恭最后的决策,“荆王也意识到行军困难,事先把湖阳到枣阳这段路定为四到五天时间;可枣阳如今已经失守,恐怕只能折道向西,继续在山林之中,以大军的疲劳程度,少说也要十天时间吧”

  陈叔达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眉头深锁的深思良久,这才沉声道:“大军负重在山林河谷之间行军,体力每时每刻都在下降,为了保存随时作战的体力,行军的进度每天都会下降,没有半个月时间,根本走不到蔡阳。”

  “我明白了,孝恭最大的困难是缺粮。”李建成叹息一声,说道:“孝恭把行军路线、所用时间都算计好了,但他料不到枣阳失守得这么干脆,所以只能继续在山林之中行军。而这个意外的发生,粮食就变得格外重要了,毕竟军粮是军队稳定的基础、不败的前提、得胜的保障。要是没有粮食,大军将会不战自乱。但现在的问题是粮食有了,将士们却只能自行携带,干粮加上铠甲、刀剑、长矛、火幕等等,每人要负担一石以上的重量,不要说打仗了,走路都累。”

  陈叔达苦笑道:“荆王这是重蹈于仲文、宇文述的覆辙啊。”

  李建成默然点头。

  当初远征高句丽时,深入辽东大地的宇文述为了保证大军有饭吃、有武器打仗,下达了“有丢弃粮食武器者斩”的命令。

  负重难行的士兵肯定不能丢武器装备这些保命的家伙,,于是在自己的帐篷里挖坑埋粮,结果走到半路,粮食就没了。

  此时的隋军,退也饿死、进也饿死。

  怎么办

  宇文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他一天之中,七战七捷,然而这却是高丽人坚壁清野之计,隋军饿得只能退兵,等饿急了的隋军退到萨水时,高句丽军从后冲杀,隋军无心应战,结果渡过辽水的三十多万大军,只剩三千多人活回来!

  李孝恭现在何尝不是如此

  他折道向西,等同于中了坚壁清野之计而退兵的宇文述。

  两者的区别是李孝恭暂时还有粮食,可是要是隋军跟上,他也只好下令弃粮,以保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