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隋第三世 > 第850章:千金要方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方经济发展,使百姓连年结余,日子也渐来渐好,平素亦能请左邻右里修葺一下房屋,故而雪虽然下得很大,却甚少有房屋倾颓坍塌,无家可归者更是少之又少。再者底子打得好,朝廷任命的官员又是实务干吏,这场大雪下到来的时候,各地官吏衙役便纷纷出动,帮助维修加固房舍,给受灾百姓安置住处饮食。
  百姓扶额称庆,逢此明君主宰的盛世,又有如此务实官员,幸何如之?
  日子好了,安居乐业关中百姓喜气洋洋的拿着山货前来大兴城,卖空之后,先去衣肆给孩子买件新衣,再去笔行给孩子买些笔墨纸张,接着去布行扯几丈布,再去肉行割些肉……
  反倒是那些闲得蛋疼的文人骚客趁着大雪纷纷组团出城,或往终南寺庙、华山道观吟咏梅雪;或是寓居骊山民宅,以骊山史烘托当今盛世,一时间倒有不少诗篇问世,使得这个关中文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极是活跃。
  只是每当此时,总有人抬出杨广、杨侗的诗词文章前来品鉴,这也往往使那些写出佳作的文士满腔郁闷。
  这根本就是令人绝望的相比……
  杨广和杨侗这对祖孙的文章诗词不用别人拍马屁也是顶级的好,尤其是杨侗更牛了,不写便罢,但有诗文词章问世,必是传世经典,更让人玩不起的是他写得好也就算了,偏偏还体裁丰富、诗风繁多。
  与杨侗同生一个时代,是文人的幸事,因为他们生在无数杰作诞生的时代;同样也是文人最大的不幸,只因大家还在山脚的探索的时候,怀古诗、咏物诗、边塞诗、送别诗、行旅诗、情诗、山水田园诗和各种意象全被他写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巅峰;甚至连怨妇诗也被他给祸害了,谁的闺怨诗赢得了《怨情》?
  大隋文人的绝望之感,杨侗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意,那只是偶尔出口成章,或是哄哄老婆的玩艺而已。让大隋百姓过好日子、有病可医、有书可读才是他的主业。
  此时,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甘露殿接见神医孙思邈。
  见面过后,孙思邈将一叠厚厚的纸张呈给了杨侗。
  “这是何物?”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大半辈子都活在乱世之中,正因为见过刀光血影,早已不将红尘琐事放在心头。他认为利用有限的精力多研制一份药剂、甄别一个药方、多把一个患者从阎王爷的手里拽回来,便是无与伦比的成就。一张张可以救死扶伤的药方才是生命的真谛,权力功利之心早已淡去数十年,虽然挂着医学院学士之名,可他为让自己的医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年大半时间都在行走天下,体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