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宋缔 >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赵祯的百分之九十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到的事情。

  寄禄官被取消,所有的差遣官都以职衔出任,同样的他们定品寓禄的也是用现在的官职。

  当然荣誉称号也是要保留的,赵祯给大宋的文臣留下了依旧有散官价的存在,只不过这东西不再是作为俸禄高低的印证,而纯粹是一个好听的名头而已。

  其实这也是赵祯的无奈之举,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现在他们的子孙出来,赵祯若是不继续给他们名号,必然会被人说是薄情寡恩。

  但取消俸禄说实话人家都不稀罕朝廷的钱财,为何这些人家早已转型从商了!

  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这些人是什么人都是老赵家的自己人,该给的东西还是不能少,至于有出息的不要那就是另一回事,当然总有几个没出息的不是于是赵祯就给他们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与五代旧臣之后一般。

  散官价成为官员的名头,同样也是称呼,以散官价相称能避免很多麻烦,赵祯觉得这是一种相当不错的事情,但有一个问题,名字难记了一点。

  而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中的官职,如大学士、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文臣的清高衔头,并非实有所掌,但却有在御书房通行的权利,可以随时面君。

  看似不起眼的权利却有着极大的好处,几乎让朝臣们嫉妒的眼红。

  当然也只较少一部分的朝臣才有被封为大学士,学士,待制的机会,这就要看皇帝的喜好了。

  新的官制很快便出来,并且在宣德门外的御榜上贴了出来,这是圣旨,也是在昭告天下,大宋的所有子民都要遵从,所有官员都要配合。

  地方上的官制虽没有改变,但也是早晚的事情,连朝堂都变了,地方上的官制还能不变

  要知道地方上的州府官员中也不乏高价的官品,也有着寄禄官,散官价,差遣官三种的,并非是和朝堂相独立,所以在御榜的结尾,告知天下,所有不在京城的官员暂且不变,但各个州府依次改变。

  也就是说以朝廷派出特殊的官员,从京畿路开始,向大宋全境最边缘的州府而去,把每个州府县的官员更迭明确的告诉他们,并且分发新的官印告身,收缴旧的官印告身。

  这是一次上下一起的改制,虽然地方上的速度要慢一点,但并不影响改制的进行,但大宋的百姓们关心的重点却在台谏院这个东西上。

  没错,官员改制和大宋的百姓有关系,但却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