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明武夫 > 第1123章 外人看来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这三处的确受灾,也都有了损失,可这损失对于徐州邳州两地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而且恢复的也很快,但看在外人眼里就完全不同了,徐州和邳州封锁森严,来这边的做生意的人又都有默契,所以相关的消息很难传出去,很多人只能从报灾的文书以及闲言碎语的传闻上来判断。

  有人觉得徐州受灾严重,就算不是元气大伤,也是伤筋动骨,而且之所以消息不多,那是赵字营在掩饰什么,免得让人发现这次被伤到,在这样的猜测下,传闻就更加离谱,甚至还有人说赵进有家人死在这次洪水中

  黄河汛情在危急时刻让人心惊肉跳,可一过了那个季节,水位立刻就下降到让人放心的地步,徐州上下都是安心松气,不过赵进和伙伴们却轻松不起来,黄河在淮安府的河段和运河重合,和骆马湖相连,然后骆马湖又和淮安北区的各处河流沟渠相连。

  这次汛情,也就是在雎宁县被洪灾侵害的时候,骆马湖跟着涨水泛滥,隅头镇没有被淹没,可全镇都是进水,而淮安北区的各处村寨不少也都是进水,很多泥土搭建的窝棚被冲毁,虽然死伤不过十几人,可也是实打实的损失,更让人的心思不安起来。

  之所以没有大害,归根到底还是这平时兴修维护的水利设施起了大用,沟渠通畅,排水的效率就很高,村寨仓库等等当时建造就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按照规矩一丝不苟,这次也得了不少好处。

  但这次之后,第二旅第一团要向海州那边迁移,一方面是保护海州港口,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离开有可能被水灾波及的地方。

  计划不如变化快,前面两批辽民在山东次第上岸之后,第三批辽民就接到了赵字营的快马传信,让他们在海州那边的港口登陆,因为那边需要大量的人口,而且这大量的人口安居,还是海州地方上的请求,赵字营顺势而为。

  对于海州地方官员士绅,还有盐政的官吏豪商,他们原本躺在淮盐的暴利上睡觉,享受着金山银海,醉生忘死根本不管其他,可以说是一滩富贵死水,但赵字营在海州的一系列作为却在这死水中投入了几块石头。

  这港口贸易吞吐居然有这般的暴利,居然不次于这食盐专卖,港口修的越好,来的海商越多,商货贸易也就更多,原来这食盐并不仅仅是官盐私卖才赚钱,装上船运到南方居然能有更高的暴利,大家原来是坐地收钱,可那银子都是死的,每日每月每年都有定例,可现在把银子投入到生意上,马上就有大笔的回报。

  海州的官吏豪商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徐州,转向清江浦,原来这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