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大明武夫 > 第1151章 参加比武的人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功,然后让其扬名天下。

  世上没那么多奇迹和偶然,所谓的武技精强,天赋悟性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还是后天训练和装备,说得更直白些,便是“穷文富武”的俗语了,任你天资聪颖,悟性奇高,如果瘦弱不堪,手里拿着木棍锈迹刀,也打不过对面天资平庸,却身强力壮,拿着钢铁利刃的敌人。

  想要学武,根本就是要能吃饱,这就把很多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摒除在外了,想要有力气,那就要吃肉,这个连中等人家都不太能满足,想要和人动手不吃亏,好铁好钢打造的兵器护具自然要有,穷苦地方的小地主都未必能置办得起,至于要学到招式,明白如何临敌应变,那还要请名师教授,这又是一笔花费,如果再算上弓马之类的,那就什么都不必说了。

  而且这学武的出路不多,大明官军从卫所军户到现在的募兵成军,军将一直讲究个世官出身,也就是说你想要当武官武将,平民百姓投军或者普通军户是不行的,身上怎么也要有个百户千户的世职,虽说也有马芳这样的特例,可这毕竟是特例,嘉靖年出头的俞大猷,立下何等功劳,就因为是个百户出身,仕途坎坷异常,而并称的戚继光则是顺风顺水,原因之一就是戚继光是指挥同知的世职。

  更有一点好笑,你想要学武报效国家,投军之后只能做大头军,有人讲可以考武举,可大明武家将门的功名路只有卫所出身的人才能去考,平民百姓没这个资格,既然没前途,而且穷人饿肚子读书也可以取功名光宗耀祖,这世道又是文贵武贱,谁还愿意去学武?

  这武家将门之外,什么人会去学武,什么人能学好武技,他们为什么要去学,说起来也只有地方豪霸子弟才会专心去学了,当然,也有穷苦人家,平民百姓的子弟喜欢练武,也有文人士子喜欢剑技射艺,可大部分学的,而且能学出来的,不是武家将门专吃这碗饭的,就是地方豪霸子弟。

  地方上的豪强有偌大家业要看护维持,怎么防备响马盗匪,怎么镇压不听话的佃户长工,怎么和其他豪强争水争地,雇佣教头是一个法子,可教头们毕竟是外人,子弟读书取功名是一个法子,可这不是谁都能学出来的,就算考中了,家里一样要有人看着。

  所以真正的学武之人往往出身于豪霸之家,或者和这些人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只有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吃饱饭,有足够的力气去习练,还有钱财供应着消耗和装备。

  原本赵进以为那门派之类的都是小说传奇,却没想到这些帮派真是存在,城内的帮派包娼庇赌,城外的帮派杀人越货,但这些门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