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暗黑大宋 > 第684章 文豪的产生(下)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赵顼能说什么呢?

  要么继续买安,要么治理,治理蛮人能不小心吗?

  正是这些制度,加上大修基础建设,农田水利,发展商业手工业,所以许多蛮人地区迅速安定发展,才有了蛮人唱歌感谢王巨的由来。

  刘谊也很感动,王巨不是真来治理广南的,他是用兵交趾的,到处都需要钱帛,这一来,无疑手中的经费更少。

  但实际经过治理后,税赋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例如户数,不是二十几万户了,而是变成了三十多万户,许多生蛮变成了熟蛮,并且载于户册之上。

  又有许多蛮区开始了先进的耕作,身丁钱能征收几文?两税才是大头。再加上商税,以及拓展的地区税赋。广南西路收入不减,反增加了一倍多。

  这说明了朝廷财政危机缓解之后,许多变法派也开始在反思,尽量地宽松百姓。

  特别象李定、舒亶这样的官员,他们真的很两袖清风,王安石闲赋到了江宁,还置了不少田产,他们离开官场,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古代,一个官员一点都不贪,那就是很难得的。

  而且他们很努力,再想一想苏东坡喷的那些诗,让舒亶如何作想?

  吴充无奈说道:“苏轼有才情……”

  你们不要将事情闹大,一个苏东坡还不够吗?现在又出来二十二名朋党。所以吴充忍不住地说了一句,看在大才子的份上,也能宽大处理吧。

  沈括说道:“我与王子安通过书信,曾问一句,君少年便有诗令传唱,为何现在反无一诗一令之作?王子安信中答道,人精力有限,就连那本数学都没有空继续书写下去,况且诗令。南唐后主天资不聪颖乎,为何灭国也?”

  论名气,如今王巨名满天下。

  连灭两国,还有那个流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全天下人都在谈论王巨。

  论成名之早,也无几人能及王巨,他少年时抄袭的几首诗词还在传唱呢。然而后来却没有了。

  沈括的话外之音,指王巨才情不及苏轼吗?

  为什么现在没有作诗写词,是因为没有空。想要当好官,整天就得做事,那有空写诗作赋。只有那些当不好官的士大夫,才能整日花天酒地,狎妓游玩,作诗写词。

  吴充恼了,问:“唐太宗难道没有作诗过?”

  “唐太宗会不会在诗上钻研?还有唐玄宗,是何等的天赋,然而晚年留恋美色,并且钻研诗赋丹青音乐舞蹈,结果如何?自古以来,有几个雄主在诗赋上扬名的?自古以来,有几个良臣在诗赋上扬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