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逍遥侯 > 第1039章 帝师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铜臭子瞧不起人,没让他做平卢的文臣之首,绝对是识人不明。
  所以呢,每次商议正事的时候,杨崇圣自己没啥有用的见地,却偏要肆无忌惮的攻击刘金山。
  刘金山心里通透之极,杨崇圣不敢攻击李中易,只能把他拖出来指桑骂槐,借此发泄待遇不高、地位不显的不满情绪而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李中易很无奈,只得暗暗叹了口气,类似杨崇圣这种有名望、有影响力的鸿儒,偏又喜欢卖弄高深学问的杠精,他还真没太多的好办法。
  等更衣回来后,李中易又闷坐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熬到了吃午膳的时候。
  “禀主上,衙门里还有许多公文待处理,下臣告退。”刘金山被杨崇圣吵得头晕目眩,不想再浪费工夫,索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刘金山属于干实事的事务官,耽误一个上午的时间,案头肯定积压了许多待办的公务。
  杨崇圣这个平卢观察使,本质工作是观风察吏,并不涉及到具体的民政事务,空闲时间大把。
  李中易对杨崇圣优遇有加,不仅高官厚禄的供着,还有每月一千贯的公使钱,也就是零花钱,供他吃酒宴客,或是接济亲戚朋友,一概不须报帐。
  杨崇圣带来的几个学生,李中易也都格外的照顾,一个不落的特许进了军政学堂。待这些人学成之后,先安置进村,从村正开始,再一步步的提拔上来。
  起初,杨崇盛不太理解李中易的做法,认为他瞧不起人,大有拂袖而去之势。
  可是,李中易一直坚持己见,哪怕一拍两散彻底不合作了,也硬性要求必须先进军政学堂,再从村正开始整个仕途生涯。
  李中易的逻辑讲得很清楚,唐朝的规矩是,不历州县,不得就任宰相。他李某人的原则是,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不任村正三年以上者,不得就任县官,也就无法出任未来的宰相。
  小农经济的社会,当官的不了解最基层土农民的生活状态,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土地政策。
  在后世,上边派大学生村官长期驻村,效果很差。那是因为,村支部和村委会,俗称的村两委,依然是村里的实权机构。
  大学生村官抱着镀金的念头下村,其社会经验稀薄,又完全不掌握村里的人财物,被轻而易举的架空了,再自然不过了。
  李中易治下的村正,既是村支书兼村主任,又是村民兵连长,掌握着村里的所有实权,业绩考核完全可以落实到人,没有任何卸责的空间。
  能者上,不能者下,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在天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