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逍遥侯 > 第228章 安西大都护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内乱,对于边陲地区的控制,自然没有初唐时那么严密。

  这蕃人大多不读书,不明理,只知道用拳头说话。再汉民偏少的地方,如果碰上个胆小怕事的州县官,这蕃人的气焰只会更加嚣张。

  李中易来灵州的目的,就是想要趁着朝廷大军北进的时机,趁势进击夏州。

  偷袭战,必须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可是,灵州境内遍地都是三心二意的蕃部。

  恐怕,李中易这边刚出兵,盘踞在夏州的党项人就知道了消息,并加强戒备。

  另外,李中易心中非常明白,从灵州到夏州之间,进兵的另一个大障碍,就是几百里瀚海(沙漠)。

  按照事先的预计,只要柴荣发兵西北,北汉刘家,和夏州的拓拔家,肯定都会被同时惊动。

  而且,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北汉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性,会派军援救拓拔家。

  然后,契丹的西京道,也很有可能派出精锐骑兵,加入到战团之中。

  所以,小小的定难军的夏、银、绥、宥四州,却牵连到了整个大周的西北部整体局势,以及四方三国。

  “仁多贵的牛头部落,有多少族人?多少刀枪?多少战马?”李中易有心考较一下谢金龙的军事素养,故意问得很仔细。

  谢金龙犹豫了好半天,这才说:“不瞒使君,这蕃部事务,复杂多变,今天的长老,明天也许就是阶下囚,所以,末将知道的一些消息,往往都过了时。”

  李中易听懂了,这谢金龙因为肩负着弹压蕃部的重任,只是提出了问题而已,却没有好办法去解决问题。

  据李中易的揣测,谢金龙恐怕,都不太清楚,本地的蕃人,究竟有多少?

  临来灵州之前,李中易特意向柴荣借来了清河县侯刘德闲。

  在人稀地广的西北地区,尤其是灵州和盐州距离较远的客观情况下,信鸽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联络效果。

  根据以前的战报,每到牧草青黄不接,或是遭遇大灾难的时候,就是党项人南下抢掠之时。

  李中易未雨绸缪,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免得辖区的老百姓,被党项人抢个精光大吉。

  “本州有多少兵马?”李中易也不想刚上任,就让谢金龙下不来台,主动转移了话题,反正他也没有指望这个姓谢。

  “回使君的话,本州一共有禁军三千人,厢军一千多人。”谢金龙对于自己的部下,倒是比较熟悉,张嘴就做了回答,只是,说的全是大概的数字,没有一个是准数。

  李中易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