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新宋英烈 > 第八十五章 驻跸瓦桥关(下)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异,按照前世玉米一千到两千斤的亩产推算出来的。

  “一亩地可以打四、五石!”听到这一数字,不单是柴荣,在场的其他文臣武将也无不惊讶万分。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北方旱田的亩产一般在一石半到两石,南方水田因能做到一年两熟,其产量方能达到三至四石。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北方种植玉米,那么在一年只一熟的情况下,就可达到南方水田的粮食产量。而这还只是玉米最一般的产量,若能仔细耕作,每亩出产六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惊讶之余,柴荣连忙又问道:“既然这玉米有如此高的出产,想必在爱卿及爱卿兄弟们的田庄之中一定是多有种植?”

  柴荣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徐绍安听了并没有多想,下意识的便将日常通过电报得到的一些团队农业部的信息拿来用,回答道:“禀陛下,玉米虽然出产较多,但正如臣之前所讲,以其为主食容易得‘糙皮病’,所以吾等兄弟名下近百万亩田产中,用来住玉米的尚不到十分之一,书迷们还喜欢看:。”

  尽管徐绍安回答得很随意,但听在柴荣耳朵里却令其不由得心中一动。一方面,柴荣惊讶于“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其在短短几年之间便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坐拥百万亩田产,以及大量的商铺、酒楼,“清园”兄弟的能力与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虽说这百万亩田产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种玉米,但即使是按每亩出产五百斤来算,一年也有近五千万斤的产出。可是,与供应充足的麦、粟等常见粮食相比,在“清园”兄弟名下几乎遍布幽云十六州各地的粮米店中,却从未见到过有玉米出售。就算“清园”兄弟都喜欢吃这种东西,其府中的家丁仆役甚至是其手下的那四五千私兵也都以玉米为主食,一年所能消耗的玉米也依然与五千万斤的产出相去甚远。

  出现这种情形通常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徐绍安夸大了玉米的产量,令计算出现了误差。然而作为一名朝廷重臣,天子身边的红人,徐绍安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做这种欺君罔上,对其自身又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另一种则是“清园”兄弟手下的私兵远超张永德手下探子打探到的四五千人之数。其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养兵,而不是像种植麦、粟那样为了用于出售赚钱——玉米的高产出可以使其在不影响粮米店生意、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养兵。至于他们为何要养这许多私兵,为何要隐瞒自己豢养如此众多私兵的实情,那可就要仔细思之了。

  想到这里,柴荣因为校阅三军而带来的好心情几乎是被一扫而空,金黄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