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新宋英烈 > 第一百四十章 三战长城边(十)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山海关),再以五万精锐偷袭居庸关和古北口,然后要么直捣幽州城这个腹心之地,要么迂回榆关(山海关)侧后,与关外的契丹军里外夹击,包围关内的穿越团队武装。

  不过,钱远山感叹归感叹,对于契丹人这手声东击西的计策却并不是非常在意。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位姜参军上报情况是没事找事、“暗羽”北安州分堂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将消息传到“凉园”是小题大做,更不是说明情报部将北安州分堂的报告交到李俊武手里并电告前方各将是给兄弟们添乱。姜参军也好、“暗羽”北安州分堂也好、情报部及大爷李俊武也好,他们都是在尽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作。至于这个消息对前方众将是否有用、是否会决定战事的发展、是否紧急到他们所认为的那种程度,则需要由前方众将来做出判断、拿出应对方案——这也是前方众将的职责所在。

  其实说起来,契丹人这招声东击西的计策是好计策,如果与其对战的是这个时代原有的军队,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因为主力被吸引在榆关(山海关)不能及时回援居庸关和幽州城而落败,甚至是惨败——特别是在己方兵力小于对方兵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这招用在穿越团队武装身上就不太管用了。一则,穿越团队武装凭借在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在据关而守的情况下,完全能够做到以少敌多,不会为了阻击敌军的重兵集团而把自己的兵力都集中到某一点上。如此一来,契丹人想通过声东来吸引穿越团队武装主力于榆关(山海关),再趁西路防守空虚进行突击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因为穿越团队武装根本就不会为此调整自己的兵力部署。

  二则,当初委员会和军事部在分配长城一线防守兵力时所采取的就是分兵把口、突出重点的方案。其中的重点便是榆关(山海关)和居庸关——榆关(山海关)这里有守军五千,居庸关那里在得到曾志林所部的加强后,其守军也达到了五千余人。也就是说,契丹援军所选的“声东”与“击西”的两点正是穿越团队武装的防御重点,无论契丹援军攻击其中的哪一点,都会遇到强力阻击,甚至很可能会遭到类似保兴庄之战那样的反突击,进而重蹈当初萧思温所部的覆辙。

  现在,唯一让钱远山担心的是位于两处防御重点之间的古北口,书迷们还喜欢看:。由于这里路窄关小,既不适合大兵团进攻,同样也不适合大兵团防御,因此穿越团队武装在这里布置的兵力非常有限,只有“飞龙军”的一个连(“狼牙营”一连)和“保安军”的多半个营(四团十营的两个连),以及临时加强给他们的“狼牙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