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网游 > 新宋英烈 > 第八十三章 孟昶的无奈选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是以,沉默半晌之后,孟昶长叹一声,有些灰心丧气,又有些忿懑不平的说道:“朕固然知晓其中利害。只是,先帝与朕父子二人以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养士四十年,如今一旦外敌来犯,诸军州封疆之吏却不能为朕排忧解难。虽多次征召,西南诸军州竟无一人领兵来援。目下朕纵然有心坚壁清野,又有何人肯效死守城,护卫我大蜀之安危呀!”

  孟昶所言令方才提议的石奉頵不由一窒,他没有想到地方各军州节度使、刺史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自己的前途地位,竟会如此绝情、如此自私自利。在知道这一情形之前,石奉頵或许还有与周军一战的勇气。这会儿既然知道了实情,明白大蜀已然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他也就绝了与周军死战到底的念头,重新归于沉默,再也不发一言。

  石奉頵归于沉默,司空、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李昊却站了出来。不过,与前者为后蜀君臣打气,提议据城死守的想法不同,李昊出班启奏却是要劝孟昶封府库、解兵戈,打开城门向周军投降。

  唯一一个主张进行抵抗的石奉頵不再发言,地方军州的节度使、刺史们按兵不动,勤王之师根本就是遥遥无期,随着李昊弃战投降的建议一提出,有了第一个把“投降”二字说出来的同僚,那些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后蜀大臣们此时便再无顾忌,纷纷出言附和,表示赞同、支持李昊的主张。

  面对极端不利的现实情况、面对大臣们几乎一边倒的态度,蜀主孟昶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于是,廷议结束后,孟昶便命李昊拟就降书顺表,派遣通奏使、宣徽北院使伊审徵携降书顺表赶往绵州,向周军投降——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前蜀亡于后唐,亦是由李昊受命拟降表。是以,后蜀向周军投降之后不久,便有成都本地人趁夜于李府大门上手书“世修降表李家”几个字,以作为对李昊的讥讽,并一时间成为成都乃至整个蜀地的笑谈。

  尽管后蜀派人送来降书顺表,但伐蜀北路军主帅唐潮和副帅穆特尔却并没有急于进兵成都。一来,绵州及周边州县赈济灾民的前期工作尚未结束,此时挥军南下势必会影响正在进行的将粮食和帐篷等救助物资分发至受灾各州县官府的工作,从而对整个赈灾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二来,此番伐蜀乃是北、东两路大军共进,如果不通知伐蜀东路军便独自一人兵进开封,不免会让人觉得唐、穆二人有争功之嫌——特别是在两军已然约定阴历三月二十会师成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唐潮一面让人好生款待奉降表而来的伊审徵,并派使者回返开封,向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