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兆头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由人不信。

  运河和道路通畅也自然让这里很快形成了物资中转之地,自发的形成市场。而赵柽马上又再度出手,他从四大堂的钱柜中贷款四百万贯按照事先的规划开始搞房地产,‘物流一条街’、‘瓷器一条街’、‘丝绸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等等专业市场先后建了起来,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里坊,不同的是他吸取了东京建市的经验,不修筑坊墙。开放办市场,开门做生意。

  当然皇帝搞房地产成本要低得多,天下都是赵柽的,土地基本是白送的。但是赵柽并未因此有丝毫马虎,里坊、市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并没有摆出皇商的架子,而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良好的经商环境,丰富的商品,便利的交通很快打响了名号,各地商人慕名而来,纷纷入场。一时间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填塞。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内发达的水运网络与大运河连通,洛阳俨然成为各地物资的集散地和国内贸易大市场。

  市场培育起来后房产价格也是节节攀高,赵柽便借机开发位置更好的沿河商铺、仓库及住宅区,形成城市黄金圈,这才是真正开始了挣大钱的时候。经过数年的经营,赵柽自然是赚的钵满盆满,重新繁荣起来的洛阳也吸引更多的人到此经商,开厂、置地,人口逐年攀升,官府从中获得大量的商税收入,有钱建造城墙,休整城防。

  而赚了大钱的赵柽不但还清了贷款,还有了足够充足的资金,这才开始转战洛水之南。以开放房地产获得的利润营建自己的安乐窝。内城的房地产价格自然要高出外城数倍之多,也可以保证重建皇城所需的后续资金支持,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洛阳城的恢复和建设工程,同时建起了皇城中的大小宫殿,恢复到了隋唐时期的规模,洛阳城获得了重生……

  行至横亘在洛水天津桥上,李纲两人已能看清北岸情形,在许宏的介绍下获知皇城和宫城的布局正如史载唐时洛阳的情形,且皇帝实在够懒,连各处名字都不愿重新起过,仍沿用旧时名称。

  宫城修建于郭城西北隅高地,前临洛河,后依邙阜,宫城之东为皇子居所,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城北部有曜仪、圆壁二城。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等众小城围护,其西与涵山带水、区域辽阔的东都苑毗邻,宫廷防御措施竟远胜汴京严密。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四十五丈,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十五丈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