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草根富豪 > 第四百八十一章 慈善基金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产税;亿万家产想要传给子孙,在征过一次遗产税,通常就要缩水一半以上。

  而主要以企业股权形式存在的遗产,就更经不起这样的分割跟折腾。

  为了规避遗产税制对家族财产的分割,欧美社会的富豪家族,通常都会将财产置入私人控制的慈善基金会,名义上说是捐给慈善事业,就可以规避遗产税的分割。

  这种基金会名义上是公益性质。但基金理事会的成员都由继承者担任,共同决策基金的、管理投资及公益事务,基本上也都是这个家族的后人,每年最低只需要捐出总额5%的资金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就能保证基金会名下的巨额财富始终受这个家族的后人控制。

  天朝的捐献底线是8%。而在国外,公益慈善支出只需要5%就可以了。

  而且,这种慈善支出,也可以是定向的,是由基金会自己决定的,这其中。也可以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在国外,这种慈善基金之所以到处都是,也是因为如此。

  不这么做,经过两三代人的遗产分割,没有多少家族能够发展壮大。

  对于国外的富贵家族来说,成立慈善基金会。是继承家产,避开高额的遗产税,乃至渗透至社会每个角落的最理想的方式。

  家族的子孙,要是有能力,自然能通过这个基金会,干出一番事业;要是没有能力,也能从这个基金会里领一份高薪混吃等死--就像现在有很多不成器的豪门子弟从家族企业靠干股领分红过活一样。有能力的豪门子弟,进入家族控制的企业担当要职,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虽然说也有每年必须的5%支出,用于慈善事业,但相对于财富的传承,实在是无关紧要,所谓的热衷于做慈善,也只是表面披着的一层遮羞布而已。

  而在天朝,虽然当下还没有强制征收遗产税,但这也是大势所趋。一个社会想要不致于严重失衡的持续下去。不可能允许一个家族无限制的像滚雪球一般的聚集财富,也不可能允许食利阶层无限制的膨胀下去。

  所以,近年来,天朝内非公募基金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的冒了出来。大抵都是学着国外的经验,打着家族传承的主意。

  只不过,相对于国外,在天朝目前还没有开征遗产税,所以慈善基金会的作用暂时就没这么大,而且其中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主要的,自然是基金的保值与增值问题,每年的8%资金总额捐献,这是实打实的底线,想要成立慈善基金会,享受各方面的税收优惠,就必须要完成这个条件,完不成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