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五九零章 作弊神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艺发挥到了极致。

  尤其著名的,恐怕就是在考场作弊上面的发挥了。

  科举考试绝对是古人改变命运的时刻,若是榜上有名,真可谓鲤鱼跃龙门一步高升了。可这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的,怎么办呢?于是,生出了五花八门的作弊“奇招”。就这样,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攻坚战拉开了帷幕。

  这场作弊之战可不只是在考场里面进行的,从准备进入考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你攻我守,打得不亦乐乎。

  作弊的人,用的是五花八门,甚至有用老鼠须写作弊奇书,夹带禁区的,而在老鼠须上写字,要是没有精湛的微雕技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诗书不精的考生绞尽脑汁想把有关考试资料私藏衣物中,带入考场。

  有人将科考相关内容用蝇头小楷字抄在纸片上,然后做马褂一件,将抄袭文平铺熨帖其上,胸前为《论语》、胸后为《孟子》、衣袖为《大学》。还有考生将上衣的里外面都密密麻麻地抄满了科考的范文,约有20万字。

  用衣服“做文章”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使用小纸条也是自古就有的。清代的考场上就曾出现过15块长43厘米,宽42厘米特制的黄绢,抄录内容极其丰富,约有40万字。它的第一块黄绢竟是整个抄本的目录,每条目录还都有编号,利用它可以十分快捷地找到其余14块黄绢抄录的资料。

  南京江南贡院陈列馆中,有一本《五经全注》,长约5厘米,宽4厘米左右,厚度还不到1厘米,书上的字简直如跳蚤一般,小小的一粒米就能盖住8个字,这可算得上作弊奇书了。据说,小纸条上抄大段的文章还有特殊的工具——老鼠须,而且得是精选韧度极好的鼠须才能胜任,现代的笔是怎么也写不出那么小且清晰的字的。

  考生的夹带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清稗类钞》中记载:“入场者……私藏于果饼及衣带中,并以所携考篮酒鳌与砚之属,皆为夹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顶两层,靴底双屉者。”

  这可不仅仅是传说,事实上在民间考古的时候,也发现过许多类似的作弊神器,全部都是以微雕或者蝇头小字入手,要的那就是一个小,一个细。

  梅州市一名古玩收藏爱好者谢伯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批古时科举考试的“袖珍型”作弊书。这批作弊书大部分都仅有12厘米长、8厘米宽的尺寸,但每本书却多达100页左右,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小文字。

  浙江东阳市一农户家中,发现一本上下两册的《五经全注》袖珍作弊书。据考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