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二八一四章 六幅特别的画(二)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肉。

  诸葛昂请高瓒,逮来双胞胎小孩杀掉,做成“双子宴”,一起享用;诸葛昂回请时则把自己的爱妾蒸熟给高瓒吃。

  在民间,为了度饥荒,还有互相交换小孩食用的记录。

  但把墓中盗出的尸体分而食之的则十分罕见,如奸污吕雉的尸体一样不可思议。

  宋人刘敬叔撰写的《异苑》一书中有一个故事:“元嘉中,豫章胡家奴开邑王冢,青州人开齐襄公冢,并得金钩,而尸骸露在岩中俨然。兹亦未必有凭而然也,京房尸至义熙中犹完具,僵尸人肉堪为药,军士分割食之。”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在被盗掘开的墓中发现了一具很完整的未腐尸体,时人迷信这“人肉干”的药用价值,于是把尸体切成多块,分掉抢吃了。

  这倒与鲁迅在其作品《药》中所写的“人血馒头”能治肺结核病一事,有几分相似。

  第六幅画镇本邪念:恶僧制“颅骨饮器”。

  “辱尸”,最常见的方式是将尸体拖出棺椁,置于荒郊,放在日下暴晒,名叫“戮尸暴骸”之刑。

  这种“辱尸”方式与民间常说的“不得好死”是一个思维,让墓主在死后也没有好下场,遭羞辱。

  如北宋帝王陵寑让北金国政权和伪皇帝刘豫掘开后,尸骨都被拖出来扔到陵外,导致山野白骨遍野。

  当时南宋是赵构在当皇帝,他听闻后派手下大臣偷偷潜回巩义祖陵区查看,结果看到哲宗赵煦的尸骨遭“暴骸”。

  这其实还不是最过分的“辱尸”行为,最令人发指的当算盗掘南宋帝王陵寑的西域僧人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后,或与兽骨混在一起。

  还把理宗赵昀的头颅摘下来,带回元都城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后来朱元璋灭了元朝后,将颅骨带回南方入葬了。

  这个事件在不少史书上都有记载,《明史》的记载如下:“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

  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

  杨辇真珈如此行径引起公愤,其行为目的大概是想破坏赵家的真龙命脉,坏其风水,即所谓“镇本”。

  另外杨辇真珈身有恶僧的特征,将颅骨当吉祥物来玩了。

  当年雪原等少数民族有用人骨、人皮制作器皿、装饰物的不良习俗。

  但不论持什么样的目的,杨辇真珈的行为都是元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