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二九二三章 玉神物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人,基本都处于最高等级墓葬,也就是巫王的墓中,实际上大部分都可以视为是墓主自己的形象,因此可以说红山玉人是中国最早的自塑像,也因此红山玉人各有各的长相,并不是统一的。

  不过它们样貌虽然不同,姿态却是基本相同的,就是牛河梁第十六地点出土的那个玉人的姿态:双手抚胸。

  如果一堆巫王的自塑像用的是同一个姿态,那就必然证明这个姿态就是他们的职业特征,就是他们所从事的共同工作的标准动作。

  这些人都是巫觋,都主持祭祀,双手抚胸无疑就是一种祭祀的标准仪规。

  双手抚胸是否就只是拿手摸着自己的胸肌即能通神了呢?

  显然说不通,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个仪轨里还没有玉,没有那个敲门砖。

  这个答案要到红山大墓里去找,在红山的出土玉器里,勾云形佩是绝对的重器,它的出土位置都在墓主的胸部。

  既然墓主都是巫王,毫无疑问,勾云形佩就是那个敲门砖,是双手交于胸前郑重执着的那个玉神物。

  难怪在所有红山玉器中,勾云形佩是最为抽象,长得最不讲道理的,是红山写实玉器风格的另类。

  就因为它是通神的核心法器,所以一定是以只有神能看懂的形式存在着,它就是上古时代巫王们跟神交流的“密码本”。

  而在墓主们的身上通常还有一些玉器,像头顶的马蹄形的玉发箍、胳膊上的玉镯等,看来巫王们在通神时浑身皆玉,似乎生怕神因为嫌弃自己不舍得用玉而不肯理睬他们。

  中国最早的logo是什么?

  可能有人会脱口而出说是龙,但要注意,所谓logo首先得是一个纹饰,其次它要作为一个标识广泛存在于同一类物品上,最后成为此类物品的标志。

  从这三点看,龙显然不是。

  答案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徽。

  良渚玉器里最多也最著名的就是玉琮,玉琮里最著名的除了那个十三节大琮以外,就是那个上有神徽的大琮了。

  这个神徽的形象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两个东西:

  一个是玛雅文化里的神像,它们的风格相近,都具有印第安式的大头饰和标志性的非中国式的大眦牙。

  当然这个形象我们不能说就不是中国的,但肯定是非汉文化的,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傩戏和请神仪式上我们还是依稀可见它的影子;

  另一个联想有意思,看到它总是能想起扑克牌里的老“k”,因为它们一样,上下都能看,看着都有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