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三一四章 上浦老银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楼及其业者汇聚上浦,使上浦近代银器制造技艺融古汇今,银器品种更是不断丰富。

  从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就可见一斑。

  1877年仁和洋行广告:“本店开张虹口大桥头直街。专用西法电镀镶镀大小金银器皿首饰及水烟并镀外国食具刀叉盘碗等件,工料坚致,价目相宜……”

  庆荣银楼1878年广告:“本楼开张上洋老北门外大马路抛球场南首,座东朝西石库门内,精致金银时款,满汉首饰朝顶束带,凤冠霞佩,堆垒镶嵌搜挑,人物博古酒器奇艳花卉,镀金发蓝,包金点翠,榨金仿西法镀金镀银,玲珑细巧,花色一应俱全……”

  从这两则广告可以看出,19世纪70年代,上浦的银器制作就突破传统制作工艺,熟练地应用比较现代的“西法镀金镀银”。

  除了中国传统的器皿首饰,已有“外国食具刀叉盘碗等”。

  近代上浦银器技术和艺术水平在各地各国银器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形成了“工艺精细、装饰华美”的艺术特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浦指南中,常常将银器作为上浦著名特产向游客推荐。

  近代上浦是中国最发达的银器制造及销售中心。

  蓝鲸路上以出售银器为主业的装饰豪华的银楼成为上浦繁华都市的标志之一。

  在众多外地、外国银器进入上浦的同时,近代上浦银器还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

  不过,近代上浦银器外销的史实长期以来被世人所忽视。

  2007年左右,上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英国的古董市场上发现了一批铭刻“shanghailuen-wo”、“shanghaitc”等字样的银器,后由上浦市历史博物馆接收,由此揭开了一段近代上浦外销银器尘封的历史。

  近代中国银器外销始于广省。

  在五口通商之前,广省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唯一得到清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城市,因此,广省的外销银器也最早出口到欧美市场。

  随着19世纪60年代中国外贸中心的转移和上浦国际化都市进程的加快,19世纪80年代上浦出现了一批专门制作、销售外销银器的商行,如“联和”洋行、“鸿昌”洋行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20世纪初至30年代,上浦外销银器店越来越多。

  “德祥”“时和”“联生”“长盛”“和盛”“联兴”等等都是显赫的外销银器店。

  这些银器店的广告常常出现在上浦的外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