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鉴宝秘术 > 第三九五七章 书房里的青铜器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奴隶主贵族为了“明尊卑、别上下”,将青铜酒器纳入礼器的范畴,形成了完整的青铜酒器系统。

  至周代,酒器大为减少。

  武王伐商,历数殷纣王的罪状中,其中一条就是酗酒,以此为鉴,所以以成王的名义对即将赴殷地管理商人遗民的卫侯康叔颁布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酒诰》。

  这个禁酒令以法令的形式告诫贵族及其子孙,禁止饮酒酗酒,即便如此,饮酒之风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一时期各种酒器依然因为饮酒的存在变得不可或缺,成为家族财富和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成为今天让人叹为观止的经典艺术品。

  爵是商周时期除鼎之外最重要的青铜礼器,具有社会制度、组织和规范等具体意义。

  在商、周时期,它是最典型、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酒礼器,是当时等级、身份的标志,是青铜礼器组合的核心器(西周以后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青铜鼎),也就是说拥有爵的数量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

  殷墟的妇好墓出土了各种形式的爵四十件,其中一件爵杯的铭文上记载爵的用途为“用献用酌”,说明爵是饮酒之器。

  近来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图腾崇拜相联系。

  考古中最常见的爵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青铜爵是在夏代晚期开始出现的,发展演变历史漫长。

  当时的形制还带有陶爵的特征,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椭圆形器身,流长而狭,短尾,流口间多不设柱,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花纹,偶见有连珠纹者,没有铭文。

  商早期的青铜爵是夏代晚期爵的形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扁体平底,流稍有加宽,尾部多数较短;商代中期的青铜爵基本上都是圆体爵,器壁大多加厚。

  这时期还出现大量有柱的爵;到了商晚期,青铜爵造型趋于成熟,流和尾的长度比例较为接近,在以前,鋬的上端是不加装饰的,而此时开始进行装饰;

  到了周代,青铜爵上的纹饰更加复杂,三足普遍加长,造型更加优美。

  张天元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将目光投向了那一件件精美的青铜爵上。

  商代弦纹铜爵:通长132厘米,通高16厘米,腹径69厘米。

  铜爵较肥,长流,短尾,流高尾低,腹一侧有鋬,伞状柱位于鋬流之间,束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