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北宋闲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西夏退兵了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中托盘上的水泥,当下有些惊讶的问道,能够让赵颜亲自拿进宫里,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

  “爹爹,这个东西名叫水泥,是儿臣前几天刚刚想到的东西,通过军器监烧制出来,……”赵颜说着把水泥的事情介绍了一遍,特别是水泥的作用,更是他介绍的重点,当然他也把水泥出现的利弊,也就是万一被敌人得到水泥会对大宋造成严重影响的事讲了一遍,也好让赵曙认真的考量一番。

  “哈哈哈哈,颜儿你想的太多了,古人说不能因噎废食,你现在就犯了这个毛病!”让赵颜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曙的胸襟远比他想像的要广阔,竟然丝毫不在意水泥可能被敌国得到的严重后果,也许这才是一个大国帝王的胸襟。

  只见赵曙说完上面的话后,稍微思考片刻立刻再次开口道:“既然水泥的造价不高,而且只需要简单的焚烧就可以制造出来,那这件事就交给军器监和工部去办,先建造一座大作坊,等到成功的烧制出水泥后,再增加几座也不迟,若是产量还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话,也可以由官府监督,然后交由民间的商人们去烧制水泥!”

  后世的人都认为大宋重视工商业,使得经济十分发达,这也造就了北宋的国库充足,虽然国土面积是历代最小的,但却养活了历代数量最多的官员和军队,可以说造就了一个奇迹,按照这种推论,大宋的民间应该也十分富裕才对。

  不过赵颜来到大宋后才发现,大宋重视工商业的确是真的,但是大宋的工商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掌握在朝廷手中,比如钢铁、盐业这些就不说了,另外酿酒、茶业等都进行专营,这也为大宋朝廷增加了无数的收,但却影响到私营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北宋时期的工商业其实和后世的某个朝代差不多,遍地都是国营企业,国家从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普通的百姓却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所以北宋其实也处于一种国富民弱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赵曙在看到水泥的作用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军器监和工部开办官营的作坊,一方面是为朝廷提供足够的水泥,另外也想利用水泥为朝廷增加一些收入,当然若是官营的作坊无法满足对水泥的需求的话,他也不介意让出一部分利润,让民间的一些商人参与进来,不过以水泥的重要性,能够参与到水泥生产的商人恐怕也都是大有背景。

  “儿臣遵命!”赵颜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身为大宋的郡王,他倒是可以控制一些商人参与到水泥的生产中,不过随即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水泥这东西既然送给了赵曙,大头的利润肯定是被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