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喉舌:文字下的斗争 > 第50章:面试紧张进行试时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的很多问题又很刁钻,弄得好几个女孩子差点都有要哭的感觉。

  比如,马志问一个应聘社会新闻记者的女孩:“如果你采访了一个监督类的稿子,比如吧,一个面粉企业给面粉里违规添加吊白块等添加剂,被你采访到证据后,老板跟你商量,说稿子别发了,我在你们报纸上买一年的广告版面。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怎么决定?”

  女孩说:“如果他给的广告费足够多的话,我就答应他吧!”

  张二狗和秦月都在心里给女孩点了头。报纸要生存,没有广告怎么行?张二狗本身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而秦月之前一直搞的就是广告,她更明白广告对一个报社的重要性,说什么新闻理想,那他娘的都是扯淡。所以,他俩肯定能接受女孩的回答。

  但杨培安却义正言辞地说:“错!因为我问的是你怎么决定。你无权做任何决定!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履行你作为报社记者的职责,按照既定的采访计划,第一时间写稿交稿,并把该老板的意愿转告你的上级,剩下的事情就与你无关了。至于这个稿子是见报刊登呢,还是撤稿置换广告呢,这都是领导层考虑和做决定的事情了。一个记者,永远记住,你的职责就是全面客观地去采访和书写新闻事件,要心无旁骛,不能在自己这里首先就被利益打败了新闻追求。”

  又比如,杨培安问一个应聘时政新闻记者的女孩:“假如说,报社给你安排的对口领导是市委书记,你常年跟着他参加活动,走企业进乡村、剪彩送温暖等等,你们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感情。但如果有一天,你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收受贿赂,中饱私囊,而且你也有一手的证据,那么,你会把这件新闻报出来吗?”

  马志没想到杨培安竟然问这样的问题,一下子眉头皱了起来,当然,皱眉头的也包括宣传部新闻科的王京科长。他们毕竟是官场上的人,这样的问题,太敏感,怎么能在这样的场合随便打这样的比方呢?

  那被问的女孩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年龄不大,才刚刚从大学毕业,哪有这么多的社会经验。女孩在那愣了半天,但这是面试,不回答也不行,就试探着说:“我想,那,那书记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会让我发现的吧。”

  现场的考官都哈哈笑了起来。

  王京科长说:“这个问题咱们就先不讨论了,这个考生下去可以把这个问题慢慢体会理解。”

  杨培安说:“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我主要是想看考生是如何理解报纸的生存和新闻理想本身之间的关系的。我也知道,在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