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战隋 >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李风云的战绩摆在那,奇迹就在眼前,大家看不到的、抓不住的战机,不代表李风云也看不到、抓不住。

  “战机在哪?”阿史那咄尔率先打破帐内的沉默,严肃说道,“若要攻陷平壤,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数倍于敌的兵力,强大的战斗力和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然而这三个基本条件,我们无一具备,除非你把安东的成功范例,完整复制到东征战场,但中土远征军已大兵压境,高句丽严阵以待,哪来的出敌不意攻敌不备?”

  李风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没有机会,我们就创造机会。”

  接着他站起来,走到悬挂一侧的地图前,把覆盖在地图上的黑布拉开,露出一幅辽东军事地形图。

  地图上有两条醒目的粗大红线。一条红线起自辽水西岸的怀远镇,然后过辽水,到东岸的辽东城、乌骨城,再过鸭绿水,萨水,至平壤。这显然是东征主力大军的攻击路线。

  另外一条红线起自扶余城,沿着高句丽西北部的青山北麓而行,这里毗邻靺鞨族的栗末部所在。然后红线越过晦发川,这里是靺鞨族回跋部的地盘。接下来红线进入高句丽的东北部也就是徒太山(长白山)的西南麓,从这里越过沸流水,抵达鸭绿水西岸的国内城。之后过鸭绿水,过萨水,至平壤。

  这显然是安东大军的攻击路线。

  这一看,大家都看懂了,情绪顿时高涨,当即三三两两讨论起来,帐内气氛非常热烈,但很快,各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

  东征两路并进,怀远方向的远征军主力必然会吸引高句丽的全部注意力,而安东大军取间道而进,虽然距离远,路途艰险,但只要不出意外,必然可以起到“出敌不意、攻敌不备”之效果,运气好的话,安东大军或许就能打平壤一个措手不及,而高句丽人猝不及防之下,惊慌失措,一旦忙中出错,难逃覆灭厄运。

  然而,计是好计,这里面却有个致命要害。扶余城距离平壤大约一千五百余里,因为走间道,一路穷山恶水,行军速度必然缓慢,乐观估计走完这段路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大军粮草如何解决?而更严重的是,因为孤军深入,一旦在平壤城下攻击受阻,陷入旷日持久的恶战,粮草武器又如何维持?

  阿史那咄尔因此质疑李风云,“你不会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平壤对你来说就是一座空城,可以一鼓而下吧?”

  “当然不会。”李风云笑道,“解决粮草短缺有两个办法。”

  李风云抬手指向地图上的晦发川,“靺鞨族的回跋部居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