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立鼎1894 > 第二五七章 怎么收场?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光绪帝也知道这群大臣是对自己忠心耿耿,若非为了大清江山,断不会如此冒险。如今可不是以往朝代,天下被他们士林中人把控的密不透风,史书上怎么写全凭他们个人喜好。

  现在是世界共通,发生在大清国的事儿一样会被传扬到外国去,你想玩焚书封禁,都不可能挡的严严实实。就算钳制天下众人之口,却又因为洋人已经在心腹之地,满都瞒不住了。

  在杨浩率军出征的节骨眼上下黑手,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儿一旦传闻的天下皆知,多少牵扯在其中的人都会被骂死。读书人,可不都好个名声么?名声臭了,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李鸿藻这类清流也是在赌博,奈何他们那套手段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对象。其结果,注定是悲剧性的。

  光绪双手把老师搀扶起来,幽然叹道:“老师是为朕好,这朕心里都明白的很。可如今诸事未济,坊间如此传闻汹汹,却又该如何处断?”

  皇帝不怪罪,李鸿藻心神大定,捋着胡子沉吟道:“园子那边儿,可有什么旨意?”

  光绪摇头:“正是一句话都没有,朕心里才不踏实。”

  李鸿藻知道问题在哪儿了。他们发动的时间不对!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正好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一天。因为日军挑起战争。导致她筹备两年之久的普天大庆,化为泡影。不但花费数百万两银子搭建的戏楼、彩台、牌坊都没了用处,原计划的銮驾从紫禁城穿过全城。到颐和园看戏观赏园子,让天下万民都看到一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景,全部化为泡影。

  这一天,她孤独凄凉的在宁寿宫黯然渡过,光绪帝去请安问好,也只是走走过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太太要一蹶不振,彻底让出帝国的掌控权。

  可李鸿藻等人却很清楚。他们离着那一步还早得很。西太后若是有旨意过来,说明她有看法。不论支持还是反对,至少是个明确的态度。

  但一言不发,这就让人猜测不出底细来。是不是已经在酝酿风雷?很难说啊!

  之前坊间有说法,日本人故意让西太后下不来台。专门不让她过好了生日。原定十月初十这天,要攻下金州兵临大连,威胁旅顺的。李鸿章为此都不得不做两手准备,秘密派德璀琳乘坐英国船只往日本求和。消息也被英国人转而透露给了清流这边---毕竟,英国人还是倾向于支持开明进步的光绪帝。

  而关键时刻,杨浩和李经方却带人硬生生顶住了三万日军的强攻,还杀伤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