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乡村小说 > 立鼎1894 > 第三零二章 暴力革命(三)
最新域名【海棠书屋 www.lashuw.com 】

丁惟汾乘坐快速邮船一昼夜下日照,再换运输公司的蒸汽卡车一路向西,经沂河航运南下走运河,过微山湖、昭阳湖上岸。

  这一番辗转千里舟车劳顿,让一群青年疲惫不堪,丁惟汾借此来鼓励众人:“等我们完成全国革命事业,大力修建铁路和快速公路,再将全国水网运输沟通合一,则四通八达一日千里乃为寻常事。那时候,就不需要受此颠沛之苦。”

  平均年龄二十岁的青年革命者,浑身的热情都燃烧不尽,在他的鼓励之下,很快就将身体上的疲累忘在脑后。等他们来到鱼台时,登时给满眼所见的狂热气氛震惊的什么都忘了!

  县城门口,最为显眼的地方贴满了大副告示,一个个茶杯大的字体,用通俗易懂的文辞和清晰明确的断句,将起义军发布的各种政令写的一清二楚。几名说书先生、落第秀才等识文断字的解说员站在两边,轮番用当地话为来往、围观的人反复解说,耐心回答他们的一切问题。

  身穿黑色制服的士兵,以班组为单位,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精神抖擞的往来巡逻。其整齐划一的步伐,高昂的士气,洋溢着令旁观者为之动容的斗志,没人敢当着他们的面儿张牙舞爪,乖乖的按照指挥从道路右边行走。

  以往那种混乱嘈杂的无序场面,完全看不到了。

  丁惟汾等人不由心中惊叹。这才几天功夫啊,就弄出如此秩序井然的世情,可见特别行动组的执行力非同一般。

  再看街道两旁。所有的店铺都在如常营业。实在看不出半点因为战斗导致破坏的痕迹。街面上既没有乞丐也没有小偷。更少见以往最不缺的闲散人员。来往的人群虽然脸上还带着些许紧张,仔细看去却更多的是对突然出现的秩序的陌生和新奇。

  从城门口到县城中心大街,道路清扫的干干净净,牛马往来的地面上也见不到成堆的粪便。刚刚泼过了水又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出来的蒸汽略有些呛人,其中夹杂的石灰粉味道却令人莫名的安心。

  清洁,消毒,秩序,市场稳定。公开政务……丁惟汾对着理想中的未来国家环境一一对应,发现每一条都能对的上。他恍然明白过来,临行之前杨浩所说的“试验田”的话外之音。这里可不就是一片实践在战斗之后快速改造的现成样板吗?

  不过,这些还只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问题解决的究竟如何,他还要认真钻研!

  吩咐随行的人员撒到现成各处,分别根据其负责的类目做调研,丁惟汾则直奔改为临时军政府驻地的县衙,见到了许衍灼。

  许衍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